每日经济新闻
头条

每经网首页 > 头条 > 正文

公开收费清单遏制权力乱伸手

每日经济新闻 2015-03-11 01:52:10

除被媒体报道的收费项目之外,生活中还有多少“奇葩”收费行为,恐怕没一个部门能说清楚。

每经编辑 谭浩俊    

◎谭浩俊

开个“无房证明”花60元,开个“无犯罪证明”花200元……

近日,各种公共服务的“奇葩收费”引起“两会”代表委员的吐槽。带着代表委员和公众的质疑,“新华视点”记者向国家发改委提问。3月9日,记者从国家发改委了解到,多地收取“无房证明”的费用偏高,各地发改委将结合不动产登记调整,按照成本原则降低收费标准,将全面清理收费目录清单,并向社会公布。

毫无疑问,如果没有媒体的报道,上述“奇葩”收费一定能够毫无阻力地乱收下去。而且,除被媒体报道的这些收费项目之外,到底现实生活中还有多少可称之为“奇葩”的收费行为,恐怕没有一个部门能够说清楚。

事实上,“奇葩”收费也好,其他类型的收费也罢,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并不是完全不知情,也不是不知道这些收费并不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收费中的大多数依然在默认中进行了。

也就是说,只要舆论和公众不反应强烈,只要媒体不曝光,相关权力部门或许还会一直收下去。

“奇葩收费”是对公众利益的一种侵害,对其进行纠偏既在情理之中,也符合最起码的公平与正义。

自新一届政府组建以来,已相继取消和下放了9批共798项行政审批事项。只是,在中央不断简政放权,不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限的大背景下,如果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行为不规范,由中央下放而来的权力在地方一级就有可能成为行政乱作为、权力瞎任性的一种手段,进而损害企业和居民的利益。

众所周知,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各级政府就对行政事业性收费进行调查、清理,并开始取消不合理的收费。但是,20年过去了,尽管收费项目取消了不少,但到底还有多少收费项目,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至今仍缺失明确的清单,恐怕也没有一个部门真正能够了解情况。不公开透明,自然也就很难避免暗箱操作,自然就会催肥产生诸如“奇葩”收费这样的土壤。

相反,如果将所有收费项目都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凡是收费清单上没有的收费项目,企业和居民都可以拒绝缴纳。那么,“奇葩”收费也就不可能出现。即便出现,也可以很快在社会监督中得到清理。

有“两会”代表委员建议,对于法无据和不符政策的收费,除坚决取缔之外,那些违规收费的部门和机构还应退还所收取的费用,并严肃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关键就在于,只要媒体不报道,这些“奇葩”收费就难以引起外界关注,难以引起政府的重视。根源也就在于被收者无法知道这些收费是否于法有据,是否属于清理范围。如果收费清单向社会公布了,被收者也就可以进行对照了。

清理乱收费要做到标本兼治,还需要依靠法治的刚性力量。只有在依法行政的现实语境下,权力之手得到有效遏制,“奇葩受贿”才不会死灰复燃,才不会如割韭菜一般,割了一茬又长一茬。

实际上,公布收费清单并不难,难的是愿不愿、想不想、敢不敢。要知道,只公布清理了多少,而不公开还有多少,清理来清理去,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乱收费的问题,相关职能部门还可能肆无忌惮地出台各种收费政策,最终把中央取消或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作用和效果截留掉。

也正因为如此,有关方面在清理收费清单的同时,更要公开收费项目清单,看一看各级到底还有多少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如何、由哪个部门审批,以此来接受舆论和公众的监督,合力阻止乱收费项目继续泛滥。

在经济运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如何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适应新常态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有关方面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真正把公开收费清单工作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尽快向社会公布各级的收费清单,并建立收费的负面清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权力乱伸手。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