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更多

每经网首页 > 更多 > 正文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实现“双目标”需稳增长与调结构相协调

每经网 2015-03-09 10:30:46

“双目标”成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热词,然而,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确定为7%左右,和“双目标”有无冲突?应该如何理解“双目标”?该以何种方式实现“双目标”?需要克服那些困难?《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了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周程程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周程程 发自北京

“我们要把握好总体要求,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目标’。”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

此后,“双目标”成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热词。然而,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确定为7%左右,这一目标和“双目标”有无冲突?应该如何理解“双目标”?目前实现“双目标”需要克服那些困难?该以何种方式实现“双目标”?

带着上述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了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

稳增长与调结构相平衡

NBD:在您看来,该如何理解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

祝宝良:“双目标”是中国现阶段中长期发展的两个任务。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需求结构、产业结构、投入结构等发生变化,经济增长速度也开始下降,这本身是经济规律所致。但是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现行的经济增长速度,比要达到的经济增长速度还要低,中国经济面临进一步往下走的压力。

所以,“双目标”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即短期内,希望经济增速别下降太快;中长期则是既要稳住经济增长,又要防止出现大的风险,还要进行结构调整。

NBD:经济下行压力之下,目前实现“双目标”应该克服哪些困难?

祝宝良:经济新常态之下,原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已不适合现行的发展。短期经济增速下滑的原因有房地产的下行,且传统产能过剩还是非常严重,中国产能过剩不是需求不足引发的,更多的是体制机制改革滞后的结果。

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还未能解决。经过几年的大量举债,地方政府进入偿债高峰。与此同时,在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放缓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稳定经济增长,允许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公司继续向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融通资金,并保证不能违约,从而导致相当部分新增资金不断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影响了其他行业的资金供给,也加大了部分地区的财政风险。

上述问题可能导致经济增长下行偏离了客观要求的中高速。这也决定着未来的发展将更多的靠劳动力的素质、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投融资之下,需要通过改革将资金配置到高新技术或新兴行业等服务业上来。这需要国家进一步推动改革与创新。

灵活运用宏观调控政策

NBD:包括您提及的改革与创新在内,您认为还需要如何发力,以实现双目标?

祝宝良:要想实现“双目标”,首先短期内的经济速度还是不能下滑太快,要稳住需求。要灵活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

实行货币政策定向微调。货币政策继续向中性略松方向微调,基于当前通胀水平较低和社会融资成本偏高等问题,建议适当增加货币供给。此外,充分运用结构性、差别化货币信贷工具,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三农”等领域支持力度等。

财政政策积极灵活。建议支持企业进行创新投资。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等普惠性措施;完善设备加速折旧等政策,推动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把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等试点政策,扩大到所有科技园区和科教单位。

从中长期看,就需要解决改革,结构调整、民生、环保等各类问题。并且,要把改革与短期稳定政策结合在一块。既要稳住经济增长,又要防止出现大的风险,还要进行结构调整。

7%左右的增速本身就是一个中高速水平的经济增长目标,但是7%的增长想要完成也不容易,需要改革与创新共同发力以促实现。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