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湖南药品招标价格太低 200药企联名上书吐槽

2015-01-29 00:58:48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金喆 发自广州    

每经记者 金喆 发自广州

改变看病贵的最直接方式就是降低药价?药改也许先看竞标?因此有药品降价风频吹的说法。

1月27日~28日,湖南省药品集中采购竞价药品分别进行第一轮、第二轮报价。但湖南省对议价产品给出的价格令不少厂家大跌眼镜,随后引发热议。

张生(化名)是西北一家药企驻湖南办事处的员工,最近两天他一直在不停地接到公司、同行的询问电话。张生昨日(1月28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少议价产品的价格是上一次中标价的一半,大部分同比降价20%~30%。“没有什么规则可言,最后我直接弃标了。”

记者了解到,昨日上午有超过200家药企联名上书,认为湖南药品集中采购议价过低。

价格低到“伤害”厂家?/

1月28日,湖南省药品集中采购管理办公室在官网发布《重要通知》称,“本次药品集中采购已完成的程序,均严格执行了实施方案确定的规则,得到绝大多数投标企业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根据官网挂出的文件,入围湖南省药品集中采购竞价药品商务标第二轮报价的品种有7801种,而前一日公布的第一轮报价品种有11970种。记者从多个参与招标的厂家了解到,这场看似平静的采购议价背后实则纷争暗涌。一位参与投标的人士介绍,1月28日上午超过200家药企联名上书,认为湖南药品集中采购议价过低。

广东一家大型中成药企业市场部总监对记者表示,湖南省招标给出的价格对厂家“伤害太大”,公司由于投标品种压价过低,直接退出招标。无独有偶,张生所在的公司也由于“价格低得没法做”而选择弃标。

“我们之前已经对降价充满预期,但没想到如此惨烈。”东北一家厂家代表介绍,公司品种在这次招标中降价约20%。有参与投标的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有的独家品种第二轮议价给的价格还不到全国最低价的八成,还有上一轮在湖南中标并销售的产品,本轮议价只有上次的一半。

最新消息显示,目前超过六成厂家已接受第二轮报价,湖南药品集中采购目录有可能面临大洗牌。“大企业成本下不去很难做,小企业中标了又带不起量。”江苏一家大型制药企业技术部人士对记者表示,低价中标存在一定安全风险,还是应在保证质量情况下再考虑价格因素。

降价成招标主旋律/

由于各省份的招标进度远低于市场预期,2014年并未如愿成为招标大年。

业内预期,随着国家医改逐步推进,真正的招标大年将在2015年到来。从目前的趋势看来,医改仍将先从药改动刀,而改变看病贵的最直接方式就是降低药价。

就在近日启动的浙江省第二批药品招标中,药品至少降价10%。根据具体规则,如果2013年销售金额排名靠前,加上抗生素或者中药注射剂的话,其降价幅度可能要达到25%。而在广东、安徽和福建等省份的招标方案中,要么价格普降,要么在大类品种、独家品种或较高质量层次的品种中定向降价,还有的是市场零售价和实际交易价挂钩。

一位不愿具名的医药分析人士对记者坦言,药品招标仍将以降价为主流,在现有的政策框架下政府与厂家仍将继续博弈。“对老百姓来说肯定是越低越好,政府要解决看病贵的问题就得降价。但对厂家来说,只有保证药品流通量才能真正赚钱。”

他进一步分析,虽然目前反腐持续推进,但医院及医生在用药需求上有绝对话语权。政府通过集中采购的方式为入围的厂家提供平台,而不是带来实质性的成交量。厂家为推广药品、分摊流通环节的费用只能抬高药价。“厂家的利润空间并不大,政府一再降价,最后他们都不愿做。”

对于2015年的招标前景,该人士认为不容乐观,“估计厂家还有更难熬的时候。”

《《《

相关链接

中国中药“卖血”收购天江药业完善产业链

每经记者 王霞 发自上海

一波几折,中国中药最终还是决定出售血液制品企业贵州中泰。

中国中药(00570,HK)昨日(1月28日)公告称,以3.6亿元人民币出售贵州中泰生物科技(以下简称贵州中泰)31%股权,出售后公司将继续持有后者20%股权。

根据公告,公司目前拟将出售事项的所得款项将用于收购中药配方颗粒企业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天江药业)81.48%股权。

记者了解到,这并不是公司首次决定出售贵州中泰。有接近公司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公司之所以做出此项决定,主要是由于贵州中泰近年来业绩一直不理想,而收购天江药业是为了完善产业链,并且后者无论在市场份额还是增速方面都有明显优势。

资料显示,贵州中泰是中国中药的下属公司,主要从事血液制品研发、生产及销售,该公司拥有人血白蛋白、凝血因子等产品的生产能力。

为何公司又再次改变主意要卖贵州中泰?记者昨日联系中国中药相关负责人,但是截至记者发稿,未与其负责人取得联系。

贵州中泰是中国中药在2011年通过下属子公司广州环球收购而来,贵州中泰当时尚未开始生产,并且2009年至2010年12月31日各年并未产生任何收益,亏损1380万元。

记者查阅公司相关财报发现,2013年上半年,贵州中泰营业收入为786万元,亏损923万元。这意味着,在收购而来的这几年,贵州中泰均没有很好的业绩表现。更为中重要的是,近日贵州中泰还因为GMP认证没有通过审查,不得不停产。

据悉,天江药业主要从事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其位于行业龙头地位,有媒体称其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

数据显示,天江药业2011年~2013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2.47亿元、18.92亿元和25.0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93亿元、4.18亿元和5.46亿元。

此前,中国中药相关负责人曾公开对媒体表示,公司看好中药配方颗粒的市场。“因为我们现在的产品是以中成药为主,但是中药也分为上游和下游,公司的中药饮片销售额比较小,那中药配方颗粒可以作为饮片的一个补充,来完善我们的产业链。”

医药行业投资人士葛剑秋评论称,如天江药业不背靠大树,一旦牌照开放其先发优势定被削弱。但巨头收购则不同,资源整合后应该更强。“如果没有这点信心,中国中药不会花冤枉钱。大公司所谓整合战略,不是拼凑报表,而是用最有效率的方式站稳市场,挤掉对手。”

记者了解到,在国内,中药配方颗粒市场目前仍然处在试点阶段,以每年40%左右的高速在持续增长。目前全国仅有包括华润三九、天江药业、红日药业等6家企业获得试点生产企业的资质。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