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资金紧张市场陷一钱难求 央行有望打开钱袋子

中国证券报 2014-12-17 11:02:04

市场人士说,伴随新一轮“打新”序幕拉开、前期MLF到期、年终考核临近,种种不利因素叠加,使年底前银行体系流动性趋紧压力持续上升。若不及时干预,货币市场利率恐现新一轮上涨。

资金面紧张态势16日升级,市场陷入“一钱难求”的状态。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新股发行、银行年终考核等多种因素叠加,放大年底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压力。与市场紧张情绪同步升温的还有对央行释放流动性的呼声。分析人士认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存量债务再融资风险对适度放松货币条件提出要求,物价增长放缓为政策微调创造空间,银行体系流动性面临时点压力,为央行适时出手营造舆论氛围,未来一段时间仍是货币政策松动关键时间窗口。目前,虽然市场对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呼声最高,但央行会选用何种手段依然存在不确定性。

紧张得“一塌糊涂”

“开盘价”指导加上政策性银行卖力融出,依然未能阻挡当前货币市场利率持续向上步伐。16日,在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市场上,除7天以外的其他各期限回购利率均出现上行。其中,隔夜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上涨约6基点至2.71%。至当天交易系统关闭时,14天至两个月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整体上行超过8基点,盘中最高利率全部达6%或以上。

资金交易员的感受可能更真实。一位股份制商业银行交易员表示,16日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紧张得“一塌糊涂”,早盘供给方唯有政策性银行在苦苦支撑,午后政策性银行停止融出资金,一度导致市场陷入“一钱难求”困境,到收市时仍有机构未能做平头寸。

市场人士说,伴随新一轮“打新”序幕拉开、前期MLF到期、年终考核临近,种种不利因素叠加,使年底前银行体系流动性趋紧压力持续上升。若不及时干预,货币市场利率恐现新一轮上涨。

需求旺 供给少

从今后一段时间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角度看,资金面进一步趋紧风险确实不容小觑。

首先,年内最后一轮新股IPO蓄势待发,冻结资金规模有望再创新高,在短期内将给市场资金面带来一定影响。当前A股市场情绪乐观,加上前期新股表现不俗,投资者“打新”热情很高。国泰君安证券预计,本月新股申购冻结资金规模将达2.1万亿元至2.4万亿元之间,创历史新高。分析人士表示,“打新”虽不会影响市场资金总量,但会改变机构资金分布,导致资金供需结构性失衡。“打新”对交易所市场资金面影响最直接,近期中证登公司调整企业债质押政策,加大交易所回购融资难度,券商、基金等机构可能转向在银行间市场融资,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很难独善其身。

其次,前期MLF即将到期,增加大行资金压力。据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披露,央行9月创设MLF,并于9月和10月通过MLF先后向国有商业银行、股份行及城商行等分别投放基础货币5000亿元和2695亿元,期限均为3个月。其中,向国有商业银行投放的5000亿元MLF将在本月到期。据市场人士透露,其到期时间点就在18日前后,恰逢新一轮新股发行窗口期。

近期国有商业银行融出资金意愿有所下降,或许正是国有商业银行对于MLF到期态度谨慎的反映。市场人士说,作为资金市场主力融出机构,国有商业银行出借资金意愿下降,甚至变身融资方,在短期资金面加速收紧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再者,银行信贷投放力度加大,对银行间市场资金分流效应增强。11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和环比均出现较明显增长。市场对“宽货币”转向“宽信贷”预期正在兑现,银行加快信贷投放力度,可能对银行间市场资金形成分流。

最后,年末大考在即,机构会更加注重流动性管理,普遍倾向于提高备付、增加资金融入而减少融出,资金面本就处于易紧难松时期。

以上各因素对资金面影响不可小觑。这些因素在时点上互相叠加,易引发共振,无疑进一步加剧机构流动性管理难度,增加短期市场资金需求。无论是公开市场到期资金还是新增外汇占款,银行体系可预见的流动性供给都极为有限。尽管年底财政存款投放有望释放近万亿元资金,但由于财政存款投放时点不明确,可能与资金需求在时点上有错位,对缓解年底前市场资金面的助力有限。往年情况表明,12月财政存款投放很难扭转市场利率上涨态势。

从总体看,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增量供给几乎完全依赖央行主动投放。在资金需求不断上升,央行捂紧“钱袋子”不放的情况下,资金供需状况恶化推动市场利率上行实难避免。

释放流动性难避免

从供需角度静态分析,今后一段时间市场资金面可谓“压力山大”,但反过来看,短期资金面大幅收紧风险在考验货币政策定力。不难发现,近期与货币市场紧张情绪同步升温的还有对央行释放流动性的呼声。分析人士认为,今后一段时间将是货币政策松动关键时间窗口。

从11月数据看,当前经济增长依旧疲弱,具体表现在工业产出环比增速再度大幅下滑,房地产投资中土地购置、新开工面积持续回落,价格回落的通缩态势向消费品渗透等方面。12月汇丰制造业PMI初值跌破50的“荣枯分界线”,进一步印证目前经济增长动能疲软、物价通缩风险加大。中金公司报告认为,未来政策力度需加强才有可能托底经济。

2015年信用债到期量将再攀高峰。据中金公司统计,明年信用债发行人还本付息总量,及长期债、低评级债券、城投债及产能过剩行业债券占比均会有所提升。在相关行业景气度未见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存量债务到期还本付息将进一步增加企业整体再融资压力,发生局部信用风险的可能性不能排除,防范金融风险蔓延需货币当局创造适度宽松的货币条件。

分析人士称,稳定经济增长及化解存量债务再融资风险,为适度放松货币条件提出要求,物价增长放缓为货币政策微调创造空间。由于物价涨幅持续收窄,甚至显现通缩风险,当前市场实际利率有向上的风险。降低融资成本一直是今年金融调控重要目标。市场利率出现剧烈波动,显然有违降成本的政策取向。因此无论是着眼于稳增长、防风险、降成本的中长期目标,还是从平抑货币市场波动的短期需求出发,今后一段时间央行“出手”都是大势所趋。

事实上,市场并不认为货币当局会容忍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剧烈收缩,货币当局会在何时并以何种方式进行干预才是市场关注重点。目前,市场对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呼声最高,毕竟调降准备金率可一次性释放大量低成本资金,既有助于缓解短期流动性紧张,对降低市场利率水平及提升银行放贷意愿也有较强刺激作用。不过,有观点认为,总量宽松易刺激金融泡沫,央行货币政策调控可能延续定向思维,选用逆回购、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开展常备借贷便利(SLF)、续做MLF的可能性都不能排除。

责编 何小桃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资金面紧张态势16日升级,市场陷入“一钱难求”的状态。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新股发行、银行年终考核等多种因素叠加,放大年底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压力。与市场紧张情绪同步升温的还有对央行释放流动性的呼声。分析人士认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存量债务再融资风险对适度放松货币条件提出要求,物价增长放缓为政策微调创造空间,银行体系流动性面临时点压力,为央行适时出手营造舆论氛围,未来一段时间仍是货币政策松动关键时间窗口。目前,虽然市场对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呼声最高,但央行会选用何种手段依然存在不确定性。 紧张得“一塌糊涂” “开盘价”指导加上政策性银行卖力融出,依然未能阻挡当前货币市场利率持续向上步伐。16日,在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市场上,除7天以外的其他各期限回购利率均出现上行。其中,隔夜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上涨约6基点至2.71%。至当天交易系统关闭时,14天至两个月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整体上行超过8基点,盘中最高利率全部达6%或以上。 资金交易员的感受可能更真实。一位股份制商业银行交易员表示,16日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紧张得“一塌糊涂”,早盘供给方唯有政策性银行在苦苦支撑,午后政策性银行停止融出资金,一度导致市场陷入“一钱难求”困境,到收市时仍有机构未能做平头寸。 市场人士说,伴随新一轮“打新”序幕拉开、前期MLF到期、年终考核临近,种种不利因素叠加,使年底前银行体系流动性趋紧压力持续上升。若不及时干预,货币市场利率恐现新一轮上涨。 需求旺供给少 从今后一段时间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角度看,资金面进一步趋紧风险确实不容小觑。 首先,年内最后一轮新股IPO蓄势待发,冻结资金规模有望再创新高,在短期内将给市场资金面带来一定影响。当前A股市场情绪乐观,加上前期新股表现不俗,投资者“打新”热情很高。国泰君安证券预计,本月新股申购冻结资金规模将达2.1万亿元至2.4万亿元之间,创历史新高。分析人士表示,“打新”虽不会影响市场资金总量,但会改变机构资金分布,导致资金供需结构性失衡。“打新”对交易所市场资金面影响最直接,近期中证登公司调整企业债质押政策,加大交易所回购融资难度,券商、基金等机构可能转向在银行间市场融资,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很难独善其身。 其次,前期MLF即将到期,增加大行资金压力。据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披露,央行9月创设MLF,并于9月和10月通过MLF先后向国有商业银行、股份行及城商行等分别投放基础货币5000亿元和2695亿元,期限均为3个月。其中,向国有商业银行投放的5000亿元MLF将在本月到期。据市场人士透露,其到期时间点就在18日前后,恰逢新一轮新股发行窗口期。 近期国有商业银行融出资金意愿有所下降,或许正是国有商业银行对于MLF到期态度谨慎的反映。市场人士说,作为资金市场主力融出机构,国有商业银行出借资金意愿下降,甚至变身融资方,在短期资金面加速收紧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再者,银行信贷投放力度加大,对银行间市场资金分流效应增强。11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和环比均出现较明显增长。市场对“宽货币”转向“宽信贷”预期正在兑现,银行加快信贷投放力度,可能对银行间市场资金形成分流。 最后,年末大考在即,机构会更加注重流动性管理,普遍倾向于提高备付、增加资金融入而减少融出,资金面本就处于易紧难松时期。 以上各因素对资金面影响不可小觑。这些因素在时点上互相叠加,易引发共振,无疑进一步加剧机构流动性管理难度,增加短期市场资金需求。无论是公开市场到期资金还是新增外汇占款,银行体系可预见的流动性供给都极为有限。尽管年底财政存款投放有望释放近万亿元资金,但由于财政存款投放时点不明确,可能与资金需求在时点上有错位,对缓解年底前市场资金面的助力有限。往年情况表明,12月财政存款投放很难扭转市场利率上涨态势。 从总体看,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增量供给几乎完全依赖央行主动投放。在资金需求不断上升,央行捂紧“钱袋子”不放的情况下,资金供需状况恶化推动市场利率上行实难避免。 释放流动性难避免 从供需角度静态分析,今后一段时间市场资金面可谓“压力山大”,但反过来看,短期资金面大幅收紧风险在考验货币政策定力。不难发现,近期与货币市场紧张情绪同步升温的还有对央行释放流动性的呼声。分析人士认为,今后一段时间将是货币政策松动关键时间窗口。 从11月数据看,当前经济增长依旧疲弱,具体表现在工业产出环比增速再度大幅下滑,房地产投资中土地购置、新开工面积持续回落,价格回落的通缩态势向消费品渗透等方面。12月汇丰制造业PMI初值跌破50的“荣枯分界线”,进一步印证目前经济增长动能疲软、物价通缩风险加大。中金公司报告认为,未来政策力度需加强才有可能托底经济。 2015年信用债到期量将再攀高峰。据中金公司统计,明年信用债发行人还本付息总量,及长期债、低评级债券、城投债及产能过剩行业债券占比均会有所提升。在相关行业景气度未见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存量债务到期还本付息将进一步增加企业整体再融资压力,发生局部信用风险的可能性不能排除,防范金融风险蔓延需货币当局创造适度宽松的货币条件。 分析人士称,稳定经济增长及化解存量债务再融资风险,为适度放松货币条件提出要求,物价增长放缓为货币政策微调创造空间。由于物价涨幅持续收窄,甚至显现通缩风险,当前市场实际利率有向上的风险。降低融资成本一直是今年金融调控重要目标。市场利率出现剧烈波动,显然有违降成本的政策取向。因此无论是着眼于稳增长、防风险、降成本的中长期目标,还是从平抑货币市场波动的短期需求出发,今后一段时间央行“出手”都是大势所趋。 事实上,市场并不认为货币当局会容忍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剧烈收缩,货币当局会在何时并以何种方式进行干预才是市场关注重点。目前,市场对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呼声最高,毕竟调降准备金率可一次性释放大量低成本资金,既有助于缓解短期流动性紧张,对降低市场利率水平及提升银行放贷意愿也有较强刺激作用。不过,有观点认为,总量宽松易刺激金融泡沫,央行货币政策调控可能延续定向思维,选用逆回购、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开展常备借贷便利(SLF)、续做MLF的可能性都不能排除。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