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商学院

每经网首页 > 商学院 > 正文

正心诚意:企业家的修身齐家之道

上海证券报 2014-11-19 16:53:52

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推进的“珠网”般的关系中,产生的“慈悲”善行,是企业家成功的密码,也是投资者寻找成功的标的。所谓慈悲,慈即给予人以幸福快乐,悲即助人祛除痛苦。

因此,如果上市公司通过诈骗潜窃、强劫豪夺、偷税漏税、缺斤少两而获得高收益,事实上是一种广义的偷盗行为,不符合道的规范,迟早会“返还”回去,甚至会被强制“退市”。

三是诚实无欺。做人要诚实,不说谎话和虚伪的话,上市公司各类信息披露,都不能作欺骗监管者、投资者、消费者的事。信息披露说谎是妄言,通过暗示,蓄意使投资者受骗或者泄露内幕信息,也是妄言。在依法治国、以法治市的大背景下,如果上市公司远离妄言,以诚对待投资者,对消费者童叟无欺,供求各方赢得互相信赖,那以法治市的目标就达成了。

四是无争是非。不搬弄是非,离间他人,就会减少法律纠纷,有利营造和谐的市场环境。市场利益各方能远离“两舌”,说正直话,做正直事,和气相待,就少有是非烦恼缠身。

五是出言慈和。语言文明,不用诸如广告等形式恶言毒语诽谤其他公司,形成正能量比赛的市场游戏,广告就可能不再是“成本”,而会成为相关公司的品牌资产。因此,不做威胁性、欺诈性、虚假性广告,是品牌资产增值的前提。“心正”则言顺,出言慈和的广告,可积德善,为人敬爱,公司的品牌自然而成。正向的人格品牌和良好的口碑,是稀缺资源,可成为溢价的无形资产。

六是慈心舍施。悭吝之人即使做慈善,也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这种做法如果合法,自也无可厚非,若借“慈善”之名,行贪利之实,则不仅没有功德,甚至可能违法。慈心舍施,以正当的收入,资济贫病孤苦、捐助给社会福利事业,不求名利,不求回报,便是尽企业的社会责任或发扬企业家内在的慈悲心肠。

七是慈忍积福。“愤恚”指在逆境中憎恶而不能忍受,即遇事不顺,埋恨于心,发怒于形。勤修慈悲,养成忍辱负重和坚忍不拔的品格,以对治愤恚,这样可以成就自利利他之大事业。企业处于财务逆境时不怨天尤人,不把责任外推,而是反省困厄之因,修正自身,多行慈悲,更正行为,问题反倒会迎刃而解。

八是多闻增智。身处逆境,往往是愚痴即缺乏智慧,不明事理,对是非不能辨别,固执邪见,胡作非为而造成的。多学习,明事理,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增添才干,远离邪见,才能明断形势,抓住机会,成就自己,造福社会。企业遇到的困厄,可能是由环境直接造成的,更多则是由企业家内心的原因造成的。化解这些冲突与矛盾,走出困境,先要有真心诚意的内省,所谓修身齐家,这才是企业家行善而成功的法则。

责编 张旭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