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头条

每经网首页 > 头条 > 正文

限贷放松能否提振房地产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14-09-25 00:59:25

要提振楼市信心,或者宣布房产税10年内不征收,或者大幅压低房贷利率,舍此,别无他途。

每经编辑 叶檀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经评论员 叶檀

9月22日,“央行通知四大行调整首套房认定标准”的消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9月23日,信息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有报道称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在某些地区已调整了房贷政策,实行认房不认贷,但两家银行随后予以否认。

到目前为止,房地产已基本取消限购,限贷逐步放松,呵护市场之意明显。但取消限购限贷,能否从根本上提振房地产市场,仍然值得思考。

取消限购是为了增加消费者,如果房地产收益预期上升,就是限购投资者也会打通关节进入市场,如果房地产预期收益下降或者风险不明朗,就是向全世界开放市场,也不会引来购房者。

本地居民在当地购房如果属于刚性需求,原本就不在限购之列,如果属于投资性需求,进入市场取决于投资性收益。由于房价环比下行,投资性需求收益率下降,还会面临有价无市兑现困难的风险。未来房产税、遗产税等,也是笼罩在投资者头上的阴云。

我国刚性需求以家庭户数为标准。5月14日国家卫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在发布 《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4》时指出,中国家庭数量达4.3亿户,居世界之首,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如果4.3亿户每户拥有住房100平方米,中国需要的刚性住房面积为430亿平方米。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1~8月全国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数据,截至8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616亿平方米,比7月末增加930万平方米。若按照今年前8月的销售速度,去化周期为10个月左右。最近两年多来,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增幅达86.4%。这一数据是较为保守的数据,保障房、福利房纳入的不够。

住宅库存与刚性需求量相比,似乎不高。问题在于,如果人口不流动,刚性需求绝大部分被自有住房满足。西南财大经济学院甘犁课题组研究结果是住房拥有率高达89%,现有的房地产行业的产能,只需要它的三分之一,就能把这新增的需求给完全满足。

只有两个办法可以解决库存难题,或者通过人口流动、城镇化等办法,创造刚性需求。比如,有人在老家县城购入一套住宅,却在青岛长期工作,有可能在青岛再购入一套住宅。城镇化如果有1亿农民工朋友进城,假设全部需要在城市重新购房,需要3000万套住宅,这是很乐观的估计,如果人房分离只有研究的最高5.8%,那么我们只需要百万套住宅。难题在于,进入城市的农民朋友如果迄今仍未在城市购房,大部分属于较为贫困的群体,他们需要的是保障房,而无能力购买商品房。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创造投资者,让中国百万个家庭财富在百万美元以上的家庭,源源不断地把钱砸到房地产市场,也就是说,让房地产成为家庭最重要的投资品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家庭资产中的70%到80%是住宅,正因如此,这些城市的房价节节攀升。

现在投资者还愿意继续购房投资吗?手上握有现金的人巧遇少数性价比较高的楼盘,可以购入。但整体而言,投资者购房看中的是房地产的投资收益。不要说现在没有取消限购,就是已经取消了限购,房地产价格能否涨过无风险收益率,都是个大问题。

以风险较低的银行理财产品作为无风险收益率标准,根据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截至9月20日,84家银行共发行了817款理财产品,保本浮动和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共199款,市场占比为24.36%;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较上一期上升5个基点,至5.12%。无论如何,房地产投资收益应高于5.12%。但房价环比连续下跌。

银行房贷成本居高不下,按照融360网站的数据,最低的民生银行基准价打85折,首套房贷利率为5.57%,还有备注“近三个月内金融资产超过500万元的客户可以享受8.5折利率。这500万元并非存款,而是需要在民生银行购买相应金额的理财产品,理财产品的时间要求基本在6个月以上”,银行对于房地产的谨慎态度一望可知。如果贷款难利率高,房地产收益率不可能上升,投资者也就不可能入市。

要提振楼市信心,或者宣布房产税10年内不征收,或者大幅压低房贷利率,舍此,别无他途。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