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 2014-06-20 10:07:42
一家名叫飞牛的内地投资公司向深圳客户推销香港上市公司股票,多次准确预测收盘价,引得众人参与“配股”。之后股价暴跌,投资公司承诺可按亏损差额补齐股票或置换另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后来置换的这只股票也暴跌,投资者套牢。香港上市公司则声称,从未委托投资公司配股……离奇配股的背后,有怎样的真相?
未过户股价暴跌
事件转折点在今年1月8日,上市公司A的股价从1.19港元跌至0.78港元,单日暴跌34%;1月9日,股价再度暴跌38%,收盘0.48港元。两个交易日累计跌幅达60%。
海棠1月初拿到上市公司A实物股票,较收盘价1.26港元的折扣是10%。当时还没去香港的证券登记公司过户,几天时间股价已面目全非。
上市公司A在2013年12月30日一度创出1.47港元新高,收盘也有1.29港元。2013年12月20日至2014年1月6日,收盘价一直维持在1.2港元上方。飞牛给予的配股价与市场价之间有折扣,正是海棠等内地投资者不熟悉港股却参与“配股”的原因。结果,海棠还没过户,不但折扣消失,市值也只剩不到一半。
离奇换股
股价暴跌后,海棠立即找到飞牛公司,提出退还实物股票并退款。同时上门的还有一群投资者。飞牛公司不同意退款,但在1月9日晚给出《补偿方案》。
证券时报记者获得这份《补偿方案》,主要内容是按投资者的“进仓成本”核算亏损额,由飞牛补偿。方案提供两条解决办法供投资人选择:补偿与亏损额等值的上市公司A股票;或置换成等值的中国铁联传媒股票。
如果置换中国铁联传媒股票,“公司保证客户出货时到达并超过成本价”。《补偿方案》显示,飞牛“根据客户进仓时间,最晚购买的先行安排办理置换”。
这令在国内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深圳投资者大开眼界,他们第一次听说配股后还能免费补股票,第一次听说保证客户出货时股价“到达并超过成本价”,大家因此稳住了心神。
外界看来,换股中国铁联传媒的方案,意味着飞牛幕后的操盘手可能手持一批中国铁联传媒的实物股票。
后来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上市公司A的行政总裁表示,怀疑有人一起操纵上市公司A、中国铁联传媒在内的多只股票。飞牛公司规模小,可能只是前台角色,后面应该有更深层次的背景。
飞牛的兼职经纪人老屈对证券时报记者说,基本上所有人都选择换股。不过有客户换股较晚,1月底才置换成中国铁联传媒——不幸的是,1月底正是中国铁联传媒股价高位崩盘的起点。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