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个股聚焦

每经网首页 > 个股聚焦 > 正文

业内争议张明芳泄密门:中信证券或需承担相应责任

2014-06-10 00:21:35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牟璇    

每经记者 牟璇

中信证券首席医药行业分析师张明芳泄密丽珠集团(000513,前收盘价49.10元)股权激励方案一事,在业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无论是券商研究所所长,还是研究所分析师助理,对于张明芳公然在微信群里散播上市公司内幕消息,都非常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在同行卖方中,张明芳的行为也引起了卖方争议,张明芳以个人名义,建立了一个以“中信医药”开头的微信群,那她的行为究竟是个人行为,还是职务行为?该群长期运行,中信证券都没有责令关闭,说明中信证券默认张明芳用这种方式为客户服务,这件事追责起来,是张明芳一个人承担责任,还是张明芳与中信证券都应该承担相应责任?

张明芳泄密事件持续发酵

6月6日早上,素有圈内“一姐”之称的中信证券首席医药行业分析师张明芳,在其个人微信朋友圈和其建立的“中信医药”微信群中发布一则消息称:“丽珠集团将于下周二公布管理层限制性股票+期权方案:以2013年扣非净利润为基数,2014~2016年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不低于15%、20%、30%。”张明芳称,中信医药团队看好公司研发、销售能力及产品线,随着公司激励机制的完善,未来三年业绩增速逐年加快确定,维持“增持”评级。

此消息发布后,面对这一明显的内幕信息泄露,微信群内的多位投研人士选择退群。

随后,此事也持续发酵。据《21世纪经济报道》称,中信证券回应目前公司已经关注到相关事件,对于张明芳已经作出停职配合调查的处理。除此之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了解到,中信证券已经开始对员工微信账号及微信发布规范进行全面清理。

对此,业内不禁发出疑问,尽管张明芳是以个人名义注册的微信号,且微信名为“张明芳”,并未带有“中信”等相关职位信息,但她却建立了一个以“中信医药”开头的微信群,微信群人员超过200人,并且这则信息的开头冠以 “中信医药张明芳&丽珠集团重大跟踪”的标题,那么,这次泄密事件究竟是张明芳个人行为,还是中信证券研究所也难逃合规失责之嫌?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数家大型券商研究所询问是否得知中信证券张明芳涉嫌泄密一事,相关研究所对接人士均表示非常关注,同时也非常重视。

微信信息不得先于研报发布

一家上海大型券商的媒体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微信、微博上只要带了公司名字,或者涉及到研究所的,都要进行统一报备,这些人的言论都是代表公司形象的,公司也有专门负责人定期浏览这些信息,核查是否有不合规的情况。并且,就算是私人微信账号,也不能建立以公司名字为首的微信群,更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和公司名义发公司合规未审核的东西。他表示,公司非常关注张明芳这件事情,也在开会进行学习,并且本来公司每个月都会开合规会议,学习相关政策。

另一家尚未上市的老牌券商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只要是跟公司有关的人员,他们的相关个人发布信息的平台都是被公司合规所覆盖的,尽管微信、微博不是官方平台,但是监管还是很严的,所以在微博、微信刚开始流行的时候,公司就出台了明文规定,对相关研究员在上述平台的言行合规做出了要求。所以如果研究员犯错,肯定跟公司合规岗的监管有关。

总部于上海地区的券商媒体负责人也表示,证监会本来就已经对各个研究员的手机等公开信息有登记,基本上研究员都在证监会的监控范围内,因此正常情况下,不管有没有内幕消息,都不可能在微信上公开说,其实大家都是知道自己是被监控的,正常情况下,张明芳不可能不知道这样做是有很大风险的。

他进一步表示,并且公司研究所的监管也是非常严格的,研究所有专门的合规岗位对相关研究员对外发布的信息进行审核,公司也有合规岗来审,所以基本上研究报告至少要经过三、四个部门审核才发得出来。另外,虽然各个行业小组也都有微信公众号,但发布的消息必须是在研究报告发布之后,也就是说,研究员肯定都是先发研究报告,再发微信公众号,不可能让微信公众号的信息提前于研究报告发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致电中信证券媒体对接人唐臻钦,但其电话无人接听,随后记者传送短信表示希望能与其沟通下张明芳泄密一事,但截至发稿仍未能获得回应。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