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评论

每经网首页 > 评论 > 正文

桂浩明:上市公司退市须常态化

每日经济新闻 2014-05-27 00:21:09

每经编辑 桂浩明    

◎桂浩明

在A股市场,由于上市公司数量相对还不是很多,上市资格就成为稀缺资源,并且衍生出具有寄生性特征的“壳资源”。如此一来,上市公司自然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上市地位而退市,于是围绕那些绩差公司,也就每每会爆发“保壳大战”。其结果往往是,绝大多数公司虽然最后保壳成功,但其经营状况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改观,导致市场上堆积了越来越多的业绩平庸、发展缓慢的公司,在总体上拖累了证券市场,降低了其投资价值。无论是从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还是从提高其效率的角度来说,现在都有必要考虑强化退市管理。在笔者看来,其中尤其应该要抓紧做的,则是完善退市制度的配套。

企业上市,当然是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影响巨大。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并非所有企业都适合上市,有的上市了,也会因为各方面原因而不适合继续上市,当然也有不再符合上市条件而不能继续上市。在海外市场,这两种情况是导致上市公司退市的主要原因,前者属于主动退市,后者则是被动退市。从实践来看,通常前者的数量要大大超过后者。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近15年来虽然不断有新公司挂牌,但上市公司的数量反而减少,这其中主动退市的又占了多数。有些企业上市后经营特别好,其融资渠道也很多,在交易所上市因为存在被恶意收购等风险,同时由于信息披露方面的要求,其内部状况的保密难度也很大,这个时候公司就会考虑以私有化方式退市。一般来说,只要符合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即便是普通投资者,也愿意接受退市安排。也有的上市公司,被其他公司收购,如果收购方的出价明显高于二级市场价格,或者原来的股东也愿意持有收购公司的股票,那么在选择接受要约收购的同时,实际上也就意味着该上市公司的退市。

这种退市,在A股市场上也曾经出现过,只是,这个数量还比较少。要让主动退市的公司数量达到一个合理水平,就需要在制度建设方面有所动作,包括形成好的配套措施。在政策上鼓励收购兼并;对上市公司基于自身原因选择了私有化而退市予以支持和配合,包括承诺不对其今后重返资本市场提出额外要求;还有建立灵活高效的转板机制,方便退市公司的股权在场外市场转让。如果有一系列这样的措施,让上市公司能够真正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研究退市问题,并且没有后顾之忧,这样主动退市的情况就会逐渐多起来,证券市场也就能够维持一种动态的良性平衡。

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被动退市问题。企业上市后,业绩出现波动是正常的,要求每年都必须递增多少百分点,本身就不符合企业的发展规律。但是,上市公司如果持续亏损,财务异常,作为公众公司就不适合了,这个时候就应该让其退市。现在这些公司退市的最大障碍就是来自地方或者其主管部门的“保壳”要求,其实这种要求本身是不合理的,将上市资格作为 “壳资源”来用于交易,本身就不正常。正因如此,现行制度需要调整,特别是在推进注册制的过程中,应该努力消除 “壳资源”赖以生存的市场环境,这样一来,退市制度就相对完善了,不但可以让那些应该退市的公司及时退出,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帮助了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这是多赢的战略。

在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退市是常态化的,其内涵也是丰富的。绩优公司可以因为受到特别的关注而选择私有化,上市公司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通过退市实现转板交易,而绩差公司的退市在一般情况下也是可以预期到的。投资者既不会因为公司退市而惶恐不安,更不会因为某公司可能会退市而去炒作其或许会有的重组题材。在这种情况下,退市的结果,是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鼓励了投资并且抑制了投机。我们希望,由此形成的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有进有出的局面,能够早日出现。

(作者为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总监)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