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网 2014-04-30 20:22:36
李克强力推简政放权,认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还有很大空间。也因此,支持外贸措施的表述跟以往相比,出现了一些变化,其中,“三个一”通关政策由“试点”改为“全面推进”。
让企业真正“一次”就能“通关”
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正在进行的第115届广交会上了解到,“三个一”通关的执行情况并不理想。
几位受访的企业负责人表示,商品从出场到海关再到通关这段路,走得并不顺畅,相关措施并没有落实到位。
“通关便利化”是国务院提过多次的支持外贸发展措施,虽然老生常谈,但这些受访企业表示,通关现在仍然需要两三天左右,并不是宣传的“24小时通关”。
此外,个别海关在下午两三点钟就下班,所以外贸企业需要连夜运货。而海关查货不及时、通知企业补办相关手续不及时,也让外贸企业觉得通关“脸难看”。“通关快些、通关时间长些”称为外贸企业的呼吁。
“简政放权改革确实不易,是自我革命。对此,各级政府部门一定要有大局意识。”李克强说,“我们既然提出了‘一次通关’政策,就要让企业真正‘一次’就能‘通关’,切实使其得到便利。”李克强强调,外贸进出口不仅关系到当前“稳增长”,对扩大开放、企业转型升级、吸收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与全球经济深度融合,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据商务部人士粗略估计,外贸直接带动8000多万人就业,加上间接共带动约1.2亿人就业。
李克强还要求,对于“报关行”等中介收费服务组织,各级政府下一步要清理,规范进出口的中介服务。
他在基层调研时曾经发现,政府的办事大厅看起来不错,办事流程也很顺畅,可出门一看,马路对面就有报关行、检验服务公司。
上述外贸企业负责人也称,从工厂到港口的拖运费用,经常要比从港口到目的地的运费还高。除此之外,企业还要交进仓费、消毒费等各种名目的费用。这些“费用”,被相关部门瓜分。
李克强还要求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压缩出口产品的法检目录,让出口企业能更加通畅地“走出去”。
“我看到一些谈判资料称,企业要走出去,和许多国外公司根本‘谈不拢’。我们总是问对方有没有‘审批件’,但很多国家根本没有那么多政府审批,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审批’。”李克强说,“这反过来说明,我们的行政管理体制还有很大的改革空间,要继续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