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 2014-04-11 15:10:01
业内人士不看好“钱景”
信托公司核心人才较多,信托公司的薪资制度的制定也往往是以核心人才为中心采取的薪酬优先策略。这点在多家信托公司的年报中都有说明。
鉴于信托公司普遍对核心人员采取薪酬优先策略,事实上,不同业务岗位的人员薪资水平也会有较大差异。北京一位信托公司人士对记者指出:“以我们公司的情况分析,后台非核心岗位的员工,固定薪资水平税前也不过十几万,事实上与在其他金融同门相比差不多。前台部门,根据不同级别底薪在几万到十几万之间,而项目考核的的浮动薪资对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部分,在几十万元甚至百万元以上。”
有猎头人士称,对于信托公司这一类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机构,其在人员考核方面突出要求在所从事领域的资源获取能力,如做项目的要求项目的获取能力,而渠道销售的话则首先要求现有客户资源以及资源的开发、维护能力,这一部分人群会得到很高的报酬,做的突出的话百万级别的年薪也很常见。“信托公司的财富中心副总经理、总经理中有很多从商业银行中跳槽来的人员,带过来的也是大量的银行客户。”
不过,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信托公司的前台人员也开始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人士,普遍对对信托公司薪资水平的前景表示不看好。“最主要的是市场竞争加剧,信托公司传统业务的高利润空间逐渐缩小,信托报酬率下降,加之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信托公司的生存环境已不能与往年相比,钱不再好赚,从业人员的薪资水平下降在所难免。”
中部一位信托公司人士对记者说,信托从业人员的薪资水平肯定是会往下走,“因为时代已经不同,信托行业已经告别了过去的暴力时代,即便日后转型,也肯定不会再有由制度红利带来的高收益时代。”
“信托业在去年已经到了顶峰了,目前经济下行,各个项目出现风险的几率也在增大,虽然很多信托公司在几年前已经完成了很丰厚的原始积累,但是一旦有一个项目出现风险,在刚性兑付的影响下,几年的净利润积累就很可能直接化为零。”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