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评论

每经网首页 > 评论 > 正文

信托危机正在悄悄来临?

每日经济新闻 2014-03-28 01:18:41

信托产品,是不是悄悄地进入了风险期,危机是否已经悄悄来临,值得关注。

每经编辑 谭浩俊    

◎谭浩俊

据媒体报道,公开数据显示,在已逼近11万亿的信托规模当中,今年将有高达5.3万亿信托到期,其中二三季度是集中到期时间段,而牵涉无数个人投资者的集合信托规模就高达1.27万亿。

众所周知,几年以前,信托还是跟在银行、保险、基金等后面的小弟,但是,也就这么短短几年时间,信托就一跃成为仅次于银行的第二大金融业务。不仅如此,信托产品的市场追捧度,也远高于其他金融产品。

俗话说,天上不掉馅饼,高达10%以上的收益,如果没有足够的利润做支撑,是无力承受的。而从近年来信托产品的发行情况来看,要么是房地产等高利润行业,要么是由地方政府信用担保的政府性平台公司。

对前者来说,开发企业所以敢用如此高的代价用信托产品来募集资金,理由也很简单。因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的几年内,国内掀起了一场投资热,而房价也出现了新一轮的快速上涨。给开发企业带来的利润,足以让他们承受信托这样的高回报金融产品。

而对后者来说,则与开发企业完全相反了。要知道,几乎所有的平台公司都是不赚钱,甚至是赔钱的。那么,为什么也能“享受”得起信托这样的高收益产品呢?道理很简单,那就是有政府托底,完全不需要考虑融资成本、融资代价。至于如何偿还到期信托,方法也很简单,以新还旧。

而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已面临着三个方面的问题了。首先,房地产市场已进入调整期。那么,对发行了信托产品的开发企业来说,或将面临无力兑付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一些信托在风控条款中立下了 “降价销售权”这样的生死遗嘱,亦即在企业无力兑付的情况下,帮助企业发行信托产品的机构,可以将开发企业手中的商品房等降价销售。如此一来,跟风降价现象也就极有可能发生,最终引发全行业的利润水平下降。那么,偿还信托等债务的能力也进一步降低。

第二,信托产品已进入滞销期。如果信托市场仍然红火,对发行信托的企业来说,可能还能通过借拆还旧确保风险不立即发生。可是,随着市场对发行信托产品企业的信任度下降,特别是国际热钱的撤离,信托市场也进入了调整期和滞销期。那么,以新还旧的空间就越来越小,风险也就越来越大,危机的步伐也加快了。

第三,地方政府已进入债务风险期,债务如何偿是最主要的问题之一。过去主要依赖的“土地财政”也已没有多大空间。今年以来的土地收入就比往年少了近3/4。即便后面会有些回升,也升不到哪里去。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偿还信托债务,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我们担心的是,一旦在开发企业、政府融资平台出现类似于矿产企业那样的信托兑付风险,其可能带来的后果,应当比矿产企业更加严重。毕竟,相当一部分开发企业都已经出现了“资金链”紧崩的现象。而政府融资平台,也可以说没有一个是资金宽松的。退一步讲,就算政府融资平台有地方政府做后盾,开发企业怎么办?

更加令人担心的是,随着美国QE退出步伐的加快,国际热钱撤离中国的步伐也在加快。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栖息在信托产品上的。一旦信托产品在国际热钱撤离中,市场信任度更低,以旧还新的空间也更小了,出现风险的概率也就大大提高。

信托产品,是不是悄悄地进入了风险期,危机是否已经悄悄来临,值得关注。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