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理财

每经网首页 > 理财 > 正文

“秒杀”理财产品竟设7天募集期 预期收益缩1/4

证券日报 2014-03-25 12:54:31

幕后原因在于银行“一鱼两吃”

明明是“秒杀产品”,为什么银行要设定多大7天、甚至更长的募集期呢?上述上市银行有关人士一语道破天机,“6%以上的高预期收益率产品银行不仅没什么赚头,管理不好还可能赔钱”。对于银行来说,销售管理费等往往仅有0.2%—0.5%,而且很大一部分还要分给具体的销售部门和人员,因此银行几乎是不赚钱的,而平时可能高达1%以上的超额业绩管理费则由于预期收益率太高而没什么空间。

该人士透露,目前银行的资金面并没有去年年底那么紧张,银行还敢于发行预期收益率高达6.4%左右的产品,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产品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拉长资金占用时间。

这一类手法不仅在收益率“破六”的理财产品中可以操作,只要预期收益率明显高于当时的行业平均值就很有可能成功。记者也注意到,上述北方某城商行最近发行的理财产品中,多款产品的清算日恰好设定到节假日或周末之前,资金都很难在到期后迅速回到投资者账面上。

或许正因为上述原因,商业银行对于短期理财产品一直比较热衷,更是经常配以所谓的高预期收益率。

自2011年以来,1至3个月期限产品发行量一直呈现直线上升态势,并牢牢占据银行理财产品中的主力位置。2013年,该类产品发行量在各期限理财产品总量中的占比超过了五成。具体分期限来看,期限在1个月以内的银行理财产品占比依旧维持在历史较低位,占发行总量的比重为4.23%;发行期限集中在1-3个月,占比为59.61%;其次为3-6个月,占比为21.91%。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期限总体呈现较短的态势。

此外,2013年下半年至今年1月份,由于银行的流动性多次趋紧,短期理财产品与中长期限理财产品频频出现收益率倒挂,其中1个月左右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长期占据各期限排名最高位置。

责编 叶峰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