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IPO

每经网首页 > IPO > 正文

“黑天鹅”突袭海南海药人工耳蜗本是“夹生饭”

上海证券报 2014-01-03 09:04:45

上海力声特人工耳蜗销量不佳

2009年海南海药(000566)增资上海力声特,涉足人工耳蜗项目

2010年8月17日海南海药公告定增预案,拟募资11.4亿元,其中1.67亿元增资上海力声特,扩建人工耳蜗产能,并取得力声特51%股权

2012年上海力声特的人工耳蜗产品上市,但销量并不理想,当年销售额为1013万元

2013上半年上海力声特销售额不进反退,仅为334万元,同比下降52.64%

⊙记者宦璐○编辑孙放

一个院士的“学术造假”风波,让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直奔跌停,2014年首个交易日便上演了一场黑天鹅事件。与当年重庆啤酒(600132)乙肝疫苗梦破时机构义无反顾出逃不同,海南海药在这场扑朔迷离的人工耳蜗“混战”中,还得到了部分机构的支持。不过,撇开“造假”之争不谈,海南海药的人工耳蜗项目目前还只是“夹生饭”,扩产产能1万套,目前只卖出几百套。

投资机构看法有分歧

事件由央视引爆。昨日,这家重量级媒体报道,中科院院士王正敏遭学生王宇澄举报其学术抄袭、科研剽窃等问题。王正敏最重要的科研成果正是人工耳蜗国产化。

央视报道随后还牵扯出已获得这一人工耳蜗专利技术,并正在将之产业化的上海力声特公司,该公司由海南海药持股91%,其人工耳蜗项目则是这家上市公司的重要看点。无怪乎,报道一出,海南海药股价昨日下午开盘即遭重挫,一路直奔跌停,直至临时停牌。

记者注意到,海南海药总经理任荣波昨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相关技术)是按国家专利转让过来的,产品没问题,只是产业化的过程需要时间。”央视报道“肯定有负面影响,但很多人不了解真实情况,我们正在写澄清公告。”不过,截至昨晚发稿时,尚未见到公司澄清公告。

对于这一爆炸性事件,投资机构的态度尚存分歧。龙虎榜显示,昨日海南海药有四个机构席位买入,买入额为800万元及400万元规模各两家,同时也有一席机构卖出,卖出额近1600万元。股东榜显示,截至去年三季度末,海南海药有工银瑞信、社保、诺安等多家机构“重兵驻守”。

就此事件,一位投资机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我相信王院士的为人!这事有可能是来自竞争对手的搅局。”在采访中,他明确表示将加仓海南海药。

产业化进度不及预期

上述投资机构人士同时向记者透露,海南海药的人工耳蜗目前其实仅售出不到500套,因此,黑天鹅事件不会对公司业绩造成影响。记者注意到,这一销售数据与海南海药所披露的情况相吻合,公司2012年年报及2013年半年报显示,其人工耳蜗2012年销售额为1013万元,2013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大幅下降逾50%,仅为334万元。但这是低于预期的,此前有券商曾预测,公司人工耳蜗销量在2010至2012年分别达到2000套、8000套、10000套,单价则为5万元,业绩贡献可观。但是,由于2012年人工耳蜗项目业绩仅306万元,远未达到1210万元的承诺额,海南海药大股东南方同正还掏出900余万补足差额。

虽然如此,卖方机构仍憧憬国产人工耳蜗的“无限前景”。按照申银万国相关研报测算,仅国内6岁以下儿童的人工耳蜗市场就达70亿元,如果考虑单个聋人植入后内置和附属装置的升级,市场容量更大。不过,现实情况是,上海力声特的扩建项目进展缓慢,预计2014年达产。

在互动平台上,海南海药去年12月4日曾表示:人工耳蜗的规模生产已不存在技术障碍,但部分国外采购的配件还未到货,到货后公司将尽快安排规模生产。去年12月24日,公司又回复:“人工耳蜗技术改进已经完成,现在正进行稳定性试验,已具备规模生产的条件。”公司董事长刘悉承也曾表示,人工耳蜗目前经过将近十年的研究,技术问题已基本解决,现在产品水平和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基本接近。

不过,央视昨日的报道提及,在前期试用者中,不少耳蜗有质量问题,两年就坏了,甚至还漏电。

究竟是哪方面出了问题?专注于医疗器械产业投资的中兴合创投资总监刘明宇向记者表示,早在两年前,他就考察过国内外的人工耳蜗市场。到目前,我国只有力声特和诺尔康拿到产品证书,但市场份额还很小。同时,国内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还未广泛普及,收费也较贵,需要一个培养市场的过程,无法一蹴而就。而在国际上,也只有美国、澳大利亚和奥地利这几个国家开发有相关产品,我国这么快也有同类产品上市,的确是医疗器械领域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

责编 叶峰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