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媒体聚焦

每经网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叶檀:昌九生化悲剧

每日经济新闻 2013-11-21 11:44:19

昌九生化是A股市场的典型案例,作为面临融资爆仓巨大风险的第一股,三重罪难以宽恕。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昌九生化是A股市场的典型案例,作为面临融资爆仓巨大风险的第一股,三重罪难以宽恕。

第一,炒作概念,不顾价值。一只有重组概念股的业绩垃圾股,股价一飞冲天,股价从2012年11月底的12元左右,到今年上半年5月最高摸高到40元左右,涨幅高达330%左右。

不必多提,这家公司的业绩如何不堪,考虑到公司的长期负债在今年三季度末为3092.07万元,还算是一个相对干净的壳,重组绯闻炒作多时,先后与晋煤集团、江钨集团、南昌银行、金帆达、江西省出版集团等传出绯闻,不免令投资者产生遐想。今年9月,因为符合条件,被纳入两融标的加长了资金杠杆,风险之上再加风险。重组概念落空,股票一字跌停,融资者无法出逃,面临爆仓风险。截止11月19日,昌九生化融资余额28544.935万元,偿还额仅162.5422元,有幸融券做空的余额为2.3613元。如同两融总体结构一样,融券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第二,国有股的布局难以用一般市场眼光看待,也难以用公益眼光分析,所谓国资的整体布局,有时会成为投资者胡乱猜测的毒药。

昌九生化是国有控股企业,母公司江西昌九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目前隶属于赣州工业投资集团,而赣州工投和赣州稀土集团同为赣州国资委旗下的企业。现任昌九集团、昌九生化董事长姚伟彪,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曾任赣州稀土矿业副董事长;黄郁梅,现任赣州工业投资集团副总经理,其2012年元月至2012年7月曾任赣州稀土矿业副总经理。黄光惠是赣州工业投资集团前任董事长,2012年7月起担任稀土集团、稀土矿业董事长,正是黄光惠在赣州工业投资集团任职期间,赣州工业投资集团与江西国控签署了受让昌九集团85.40%股权的《股权转让框架协议》,今年4月份该部分股权正式划转至赣州工业投资集团。赣州工业投资集团作为昌九生化现在的实际控制人,曾拥有赣州稀土发展控股有限公司25%股权和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15.08%股权,2011年11月被划转至赣州市国资委名下。

打断骨头连着筯,要说这些人员、公司之间严守机密,我们只能呵呵一笑。赣州稀土不愿意高价借壳昌九生化,是市场猜测的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低价时未着力借壳,蹊跷的高位套现,以及稀土的整体布局,说明这些国资企业在市场看到的逻辑之外,还有一套自成体系的布局逻辑。

11月15日,上交所投资者互动平台上与投资者交流,昌九生化与赣州国资委新闻发言人谢斌强调,赣州国资委(含赣州工投)在赣州稀土不注入昌九生化问题上是态度明确的,前后一致的。

《江西日报》的官方报道,强调根据有二:赣州工投2011年12月2日披露的《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揭示,赣州工投已将原持有的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15.08%的股权及赣州稀土发展控股有限公司25%的股权全部划转出去并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赣州工投不再持有稀土股权;2012年12月28日,针对前期昌九生化股价累计涨幅较大以及市场上稀土资产注入的传言,赣州工投作为信息披露义务人经向赣州市国资委请示,通过昌九生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平台发布了《重要事项公告》,转发了赣州工投转来的《关于要求明确稀土资产注入问题的请示》和赣州市国资委《关于稀土资产注入问题的复函》的原文。该文内容为“鉴于组建国家级南方稀土大型企业集团的方向、途径、方式等尚未确定,稀土产业整合工作尚未到位,市属国有稀土企业的产业结构、资产质量等方面还不具备整合上市的条件,因此,没有将市属国有稀土资源、资产注入昌九生化的考虑”。

隐含的意义似乎是,稀土是独立的资产,是涵盖在国资重组的大框子里的重要资产,稀土与工投、国资、昌九说了都不算,必须经过请示,向间接控制股东赣州工投、实际控制人赣州国资委似乎是请示的最高上级,是否真是最高呢?考虑到稀土的整体布局,怕未必。

第三,愤怒的投资者发现,在他们输得一穷二白时,大股东有大笔进帐,套现无处不在。

《证券时报》报道,从2009年至今,昌九集团在昌九生化套现达8.77亿元,赚得盆满钵满。截至2013年9月30日,昌九生化账面总资产仅8.46亿元,净资产仅5230.98万元,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壳”。虽然券商融资有可能在昌九这只股票上遭受损失,但融资总体而言收益较大,只有昌九的中小投资者血本无归,背负重债。蒸发的市值找到了买单者。

面对三宗罪,还市场以公平,以公开的信息、调查回应舆情,是最理智的办法。

建议清查交易过程中是否涉嫌利用信息操纵股价,相关方明知威华股份签署重组协议仍不进行披露是否涉嫌违规,不要一味指责投资者的贪婪、过度解读,也要以详情还市场一个公道。如果有违规,有必要设立投资者补偿基金,解决难题。未来融资的发展,未来当地企业的信用,取决于公开,因小失大是愚蠢的。

鼓励中小投资者拒绝还债、停牌期间寻找借壳对象,都进一步鼓励市场投机,对市场信用建设不利。

责编 邬晓丹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