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头条

每经网首页 > 头条 > 正文

应适度放开房地产企业融资

2013-07-16 01:01:23

经济调结构的任务艰巨:经济仍靠投资拉动;但房地产投资依旧增长较快,显示宏观经济仍离不开房地产投资高速增长的拉动。

每经编辑 何志成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刚刚公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整体符合预期,这让市场松了一口气,但仔细分析,各项数据还是有令人担忧的地方。

首先,经济调结构任务艰巨。数据告诉我们,中国经济仍然在靠投资拉动——上半年固定资产形成对GDP增长贡献为53.9%,令GDP升4.1个百分点,占据半壁江山。在整体投资比例中,第三产业投资率上升,这符合国际大趋势,但房地产投资仍然增长较快,显示宏观经济仍然离不开房地产投资高速增长拉动。

最令人担心的是社会融资规模增长较快以及其中的结构缺陷,它有可能使中国经济未来出现滞涨风险。上半年,国内银行业贷款增长30.4%,其中企业自筹资金增长16.3%,利用外资增长15.9%,虽然6月的M2增幅明显地回落,但社会融资总额仍然属于全球第一,远远高于欧美各国。为什么中国不差钱,钱荒却在蔓延,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企业对贷款难、贷款贵的抱怨程度却有增无减,股市更是流动性严重紧张?

一个非常令人奇怪的现象是:各家商业银行上半年基本没有给房地产企业贷款,但上半年房地产企业到位资金57225亿元,同比增长32.1%。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制造型企业资金到位率却持续下降,很多企业已经无法开工,钱荒真正的发源地是制造业企业。

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实现增长,一方面有房地产企业销售意外扩大的原因,但更多的资金却来源于体制外资金,主要来源于影子银行。表面上看,利率市场化已经开花结果,其实质却是社会融资成本大幅度上升,属于高利贷性质的流动性占比越来越大。于是出现了一个怪现象:越是宏观调控明令禁止的行业,吸金能力却越强,越是政策引导资金进入的企业,贷款却越难,利率越高。

一个基本事实是,房地产企业拿不到正常贷款,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融资,但体制外融资却源源不断,因为它能够承受高利贷,于是,社会融资规模扩大的结构性缺陷就不断地推升高利贷市场。相反,民营企业虽然被政策鼓励,但社会资金却偏偏不去,体制内贷款获取量却越来越少。

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告诉我们,调控的难度在加大,未来将更加左右为难。不调整经济结构,仍然依靠房地产,中长期麻烦更大,但如果真的不靠房地产,下半年可能更艰难。因此,笔者以为,所谓政策稳定,首先是货币政策稳定、房地产政策稳定。要给企业包括社会一个清晰的预期,要让房地产休养生息,让中国经济休养生息。

从社会融资角度看,一味地不给房地产企业融资权,一味地紧缩房地产行业贷款,只能眼看着让它继续充当社会吸金的黑洞,继续推高社会融资成本,必然使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成本更高,甚至导致钱荒事件重演。笔者建议,应该适度地放开房地产融资。但在这个过程中,国家要严格控制房地产开工总量,而不是控制房地产贷款,要通过税收政策调控房地产,而不能一味地通过银行贷款调控房地产。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