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全部

每经网首页 > 全部 > 正文

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难全身而退

中国证券报 2013-06-24 10:31:27

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市场反应表明,新兴市场经济体乐观早了点。这些国家早期高价并购和投资的企业和矿山,资产价格都因量化宽松政策收缩而大幅度下降,企业面临亏损压力。

原标题:量化宽松政策难全身而退

陈炳才(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6月19日表示,如果美国经济持续改善,美联储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放缓购买债券的步伐,明年上半年继续减少购买量,直至明年年中结束。市场分析,美联储可能会在9月17至18日的政策会议上宣布将每月购买债券规模比现在降低200亿美元,每月只购买650亿美元。

随着经济和就业形势的好转,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本是应该的事情。即使实体经济和就业没有达到预定的指标,只要有机构购买美国国债和MBS,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弱化和终结也是应该的。然而,市场却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反应剧烈,股市大幅度恐慌性下跌,黄金价格也再次暴跌,似乎有些不正常。

量化宽松政策难以全身而退

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有四种方式:一是在确定的时间点完全终止对美国国债和MBS的购买,如9个月或12个月后不再购买国债和MBS;二是减少对国债和MBS的购买规模,但不确定终止时间,即将目前每月购买850亿美元的资产逐步缩减到零,大体时间是12个月;三是12个月后不再购买新的资产,但保留现行已经购买的国债、MBS资产不出手,无限期地持续到金融市场指标好转后再逐步出手;四是12个月后对购买的国债和MBS进行逐步的反向扭转操作,即把长期逐渐转变为短期,但完成期限不确定。

上述四种方式的退出,有两种不同结果:前两种退出形式,在确定时间内,市场流动性依然是增加的,只是增加的幅度有所减少;后两种形式的退出,将加大市场自身对金融资产价格的调节压力,但也没有取消目前的购买政策,只是给了一个流动性减少的预期。

从消息来看,目前美联储采取的是前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本身并没有导致流动性减少,尤其是存量流动性的退出,只是增量降低。但市场反应如此剧烈,有两种可能:一是市场投机炒作,投机人利用消息和预期的准备,做空股市和大宗商品价格,但估计3-5个交易日之后,市场将逐渐平稳,甚至会出现报复性价格上涨和反弹,投机人可以从中牟取暴利;二是市场不仅担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直接退出,也担心流动性增加量减少,这就意味着目前美国国债和MBS的购买出了问题。机构不愿意购买国债和MBS,一方面是因为MBS风险大,另外一个原因是国债的回报率低。美联储购买既稳定了国债和MBS的价格,也给市场其他投机提供了资金支持。然而,一旦美联储不再增加购买,市场的压力将增加。

从美联储持有美国国债和MBS的规模来看,2012年底是25834亿美元,而2013年6月20日的数据是31277亿美元,也就意味着平均每月购买量达到910美元以上,只是最近的一个月(5月23日-6月20日)购买减少,只有717亿美元。未来一年内,美联储会继续购买国债和MBS,估计持有总量至少达到4万亿美元,想把已经持有的资产脱手的可能性很小。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美国损失的资产至少在7万亿美元以上,仅房贷领域就损失3.5万亿美元(美林银行2008年7月20日将其一笔20亿美元的住房信贷资产按照20%的价格出售,危机期间更低,根据此数估计住房信贷资产损失额),如果计算MBS、CDO以及CDS的损失,金额更大。就像1989年日本资本市场的金融危机需要十多年的时间来消化一样,美国金融资产损失之多,很难从金融危机中解套。鉴于庞大的资产窟窿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段来消化,可以预期美国未来较长时期内无法将已经购买的资产出售或反向扭转操作。

积极应对量宽退出

当然,无论是哪种形式的退出,金融危机以来美国都是赢家,而不是输家。

危机早期阶段,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并没有导致美国国内出现通货膨胀,而是遏制了金融资产价格严重缩水并恶化的可能。因此,那种认为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导致通货膨胀的认识与美国的实际情况不符合。中后期则保持了美国国债的低利率和股票价格的上涨,使上市企业得到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的危险转化为机遇。危机中,美国实体经济没有受到伤害,而且实行了再工业化,金融损失利用量化宽松得到了化解。

在国际上,美联储量化宽松预期导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高涨,抬高了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美联储的量宽在全球范围起了示范作用,促使实体经济国家跟随进行货币信贷政策扩张,刺激了这些国家本就过剩的产能扩张。这一过程让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感到自己地位提高了,竞争力提高了。然而,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市场反应表明,新兴市场经济体乐观早了点。这些国家早期高价并购和投资的企业和矿山,资产价格都因量化宽松政策收缩而大幅度下降,企业面临亏损压力。同时,因产能扩张,结构调整压力加大。

当前,对于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也要客观分析,稳定应对。

一是要观察分析,目前的市场反应是短期投机行为还是长期态势。笔者看来,可能是短期投机行为,但也反映了长期问题,大宗商品价格和美国股市价格涨得太高,未来有合理调整的可能。

二是注意增加对境外资源类企业的并购和投资。危机以来国内产能扩张,也带动全球资源开采和投资扩张,虽然前期的投资有所损失,但目前价格下跌也带来机遇。问题在于不能扎堆收购和投资,更不能急于求成,抬高价格或以高价收购投资。

三是坚持国内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不放松。金融危机本身就是产业、产品和技术结构大调整,欧洲和美国等经过了5年的调整,实体经济已经升级,劳动力和资源成本大大降低,新技术和低碳化特征明显,如果在未来3-5年出现规模化生产,将对我国形成竞争压力。若放松转型升级,后续压力更大,故要有承受阵痛的准备。

四是坚持货币政策不放松。要将货币供应量尤其是信贷增长幅度控制在名义经济增长幅度之下,严格控制银行表外业务所支持的行业方向。在保持总量稳定的前提下,加大结构调整的信贷支持力度,提高资金的效率。对产能过剩、落后和污染严重的企业,不再增加授信和信贷规模,甚至要减少信贷规模。同时,应加快利率、汇率市场化的推进,扩大基准利率浮动幅度,发挥市场机制对汇率的决定作用。

原文链接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06/24/c_124899268.htm

责编 赵庆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