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全民小贷”潮下的突围样本:打破融资瓶颈 鲈乡小贷赴美上市

2013-06-14 01:59:55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裴文斐 发自上海    

每经记者 裴文斐 发自上海

自2009年始,小贷公司经过差不多4年的发展,“全民小贷”已经成功取代“全民PE”的名号。那么,这个尚未在“正统”金融领域谋得一席之地、仍处处受政策制约的新兴金融市场,究竟发展得如何?近日,江苏吴江一家拟赴美上市的小贷公司所披露的招股说明书,得以让大家有机会管窥该领域的发展现状。

近日,市场传出消息称,江苏吴江市鲈乡农村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鲈乡小贷)已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首次公开招股书,拟融资1800万美元(每股6~7美元,发行270万股),全面摊薄后公司市值7600万美元。

业内人士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现有体制下,小贷公司赴美上市可以突破融资瓶颈,通过资本运营迅速扩大市场规模。不过,考虑到市场上的小贷公司设立初衷、发展战略不同,并非每家小贷公司都会谋求上市。

募资1800万美元/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2008年成立的鲈乡小贷,注册资本金3亿元人民币,截至2013年3月31日,公司提供的小额贷款规模介于10万~200万人民币,贷款时间为1~12个月,贷款利率15.01%。同时,鲈乡小贷还提供担保业务帮助中小企业从第三方获得贷款,由于和当地国有商业银行分行关系稳定,该公司从贷款和担保业务获得了大量营收。

此次,鲈乡小贷计划在纳斯达克以代码“CCCR”上市,伯纳姆证券公司(BurnhamSecurities)为承销商。但严格来说,鲈乡小贷并非通常定义上的赴美IPO,而是采用反向并购的形式赴美上市。

根据公司递交的招股书文件,截至2012年12月31日,鲈乡小贷总资产1亿美元,同比增长5.76%;总负债3276万美元,同比下降7.55%;净营收1259万美元,同比增长15.87%;净利润831万美元,同比增长0.13%。

2012年度,企业利息和手续费收入1229万美元,比上年同期的1117万美元增长10.03%;坏账减值8.5万美元,比上年同期的4.3万美元增长近一倍;净利息收入1258万美元,比上年同期的1086万美元增长15.84%。

此外,2012年度该公司非利息收入32.39万美元,比上年同期的72.58万美元下降了55.37%;主要是政府补贴大幅减少,从2011年的62.33万美元减少到2012年的18.81万美元。

2012年度非利息费用289万美元,同比去年同期的209万美元增长38.28%;主要是员工薪资和其他费用的增长。

根据招股书披露,该公司预期募集资金1800万美元,拟计划用途为:增加担保贷款能力和注册资本:1399.6万美元;一般营运资金(含潜在收购):100万美元;投资者关系维护:50万美元。

小贷行业面临诸多压力/

国内小贷行业自2009年起航,如今已迈入第四个年头。随着“全民PE”热的退潮,小贷行业的发展已经风生水起,“全民小贷”热潮大有燎原之势。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全国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已为6080家,贷款余额达到5921亿元。而在2011年末,小额贷款公司数量为4282家,贷款余额为3915亿元。以此计算,2012年全年,新增小贷公司约1798家,小额贷款公司新增贷款规模就达到了2007亿元。

“从2009年小贷行业起步,短短3年时间里,小贷公司数量、贷款余额均翻了超过5倍”,上海一小贷公司总经理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道。

然而同业的竞争、政策的制约等因素,使小贷行业承受着巨大压力。有小贷公司高层认为,上市可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突破融资瓶颈;二是尽快扩大规模占领市场。

小贷公司0.5倍的融资杠杆,一直被业内诟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曾撰文指出,小贷公司的制度短板所在。他指出,小贷公司的扩张能力和负债率直接影响到其业务发展的空间。

“现有法规强调,小贷公司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即负债率上限在0.5倍。对比当前监管机构确定的担保行业10倍、银行业10多倍的杠杆,在坚持小贷公司‘只贷不存’的原则前提下,适当放宽小贷公司的负债率上限,允许风险控制能力强的小贷公司从银行获得一定的资金支持很有必要。”巴曙松认为。

“融资渠道狭窄,小贷公司有上市想法并不奇怪。”上海一小贷公司副董事长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说道,“从小贷公司层面看,上市时和上市后均有机会筹集资金;扩大股东基础,使公司的股票在买卖时有较大的流通量。”

“上市还能提高企业市场地位和知名度,赢取客户信任和好感。”上述副董事长告诉记者,“企业透明度增加,小贷公司与银行谈判贷款会更有利。”

此外,小贷公司近几年发展迅猛,部分地区已出现抢占市场的情况。重庆地区的一位小贷公司业务经理袁先生就曾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以前只是几家公司做小贷业务,现在增加了很多,以前是一个公司几个客户,现在可能是几个公司争一个客户。

“随着日后机构数量、规模扩张,小贷公司高利率肯定会趋于下降。”上海一小贷公司总经理说道,“小贷公司若想迅速增长,资本运营是实现企业规模快速扩张或收缩的首选战略和战术。”

“当下,资本管理和经营具有战略地位,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企业实现更高战略目标的关键。由于在A股上市存在诸多限制,赴香港市场或美国市场就成为了一条较为可行的路径。”上述总经理认为。

上市并非惟一出路/

不过,上市并非人人喜爱的“香饽饽”,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一些规模尚可的小贷公司并无上市计划,有小贷人士指出,上市不是小贷的唯一出路。

这与小贷公司发展目标和设立初衷有关。比如,一些小贷公司由国企设立,其贷款周期大多为1年,旨在为母公司输血,而上市要求财务透明,因此这些小贷公司无意上市;有的小贷公司志在转为村镇银行,吸收存款,上市对其吸引力不大;还有的小贷公司没有强烈做大做强的意愿。

对一些小贷公司来说,村镇银行更具有吸引力。

温州苍南联信小贷董事长陈开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坦言做村镇银行的愿望。“现在的村镇银行吸储困难,贷款速度比较慢,贷款条件还是银行的那一套,没有活力,竞争力不行。”在陈开云看来,让小贷公司转成村镇银行是提高其市场竞争力最有效的办法。而想让小贷公司转成村镇银行,允许小贷公司为主发起方是最关键的前提条件。

不过,监管层对转为村镇银行也有自己的顾虑,分析人士曾指出,村镇银行要解决的问题是县域内的三农贷款难的问题,小贷公司原有的客户资源偏重于工商,转型后恐违背村镇银行的初衷。

制度上的设计业迫使一些小贷公司没有做大做强的愿望。巴曙松曾撰文指出,目前在小贷公司的监管制度中,要求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不超过20%,使得小贷公司的发起人股东没有足够的积极性将小贷公司做大做强。

“很多实例显示,小贷公司的发起人在承担申请牌照、控制风险、做好运营管理等成本之后,综合测算下来往往也只能获得经营利润20%以内的分配,这可能倒逼本来有志于进入小贷公司的资金转入高利贷市场。有的发起人则变相采取股份代持的形式,这更是加大了小贷公司在治理上的隐患。”巴曙松认为。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