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光明乳业再曝质量问题凸显行业安全体系不健全

2012-09-11 03:04:57

光明乳业随后通过官方网站公告称,截至当天下午,公司共接到关于小口瓶鲜奶的投诉952起。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王霞 发自上海    

每经记者 王霞 发自上海

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关于乳制品抽查的说法余音未消,光明乳制品又陷“质量门”。

9月8日,上海多个区的“光明随心订”订户发现,收到的220毫升装的光明小口瓶鲜牛奶(食用生产批号为20120907)味道怪异,疑为变质。光明乳业随后通过官方网站公告称,截至当天下午,公司共接到关于小口瓶鲜奶的投诉952起。

昨日(9月10日)光明乳业新闻发言人龚妍奇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者的退赔处理工作在当天已结束,晚上就没再接到投诉。”

光明公告称,经初步分析,该批次产品从工厂下线后集中存放于大冷库,为满足当天的送奶上门服务,在配送前进行移库的过程中,因车辆温度没达到标准导致其中部分产品发生酸败。同时,光明表示,对消费者表示深深的歉意,已经派出专业人员上门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并会根据消费者的意愿进行退货、补货或者退款。

昨日,上海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质监部门已经展开调查,但是相关的结果尚未出来。”

“光明瓶装奶出厂之后直接进入消费者手中,这期间不经过超市等中间环节,这种特殊的渠道是监管的盲点。”乳业专家王丁棉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去年到现在出现的问题,可以说明光明在内部管理上出现了一些纰漏,从生产加工到物流配送出现一些漏洞,也可能与其合作企业的利益分配上存在冲突。”乳业分析师宋亮告诉记者。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61亿元,同比增长16.49%,净利润同比增长31.89%。“企业压缩成本的情况下极易导致问题频发。”宋亮表示,光明的成本控制可能存在一定问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出现产品质量问题的不仅仅是光明乳业一家。今年以来,虽然政府部门一再加强乳业检测的监管力度,但国内几大乳企还是爆出安全问题,一次次乳业安全事件挑动着消费者的神经,也将乳业产品安全问题推向风口浪尖。

“国家对乳制品的抽查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为何检测力度加强,问题却依旧频发?多位专家表示,除了企业自身的管理,我国乳业标准缺失、安全体系不健全也是很大的原因。

乳业专家王丁棉告诉记者,在奶源上,有卫生部、农业部、检疫部门检测;在生产上,质监局会检测;流通环节,工商部门又会检测,但是目前国内的乳品食品安全体系尚未健全,包括防范预警体系、追溯体系等均未完善。

记者了解到,工信部正在推进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由乳制品行业协会牵头。工信部希望建立“覆盖原奶生产、流通、乳制品加工、市场流通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全面的乳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

“有个追溯体系比较好,但是如果能够结合乳制品安全预警体系,从源头上进行危机预警,这样就会好很多。”王丁棉告诉记者。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