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头条

每经网首页 > 头条 > 正文

铁路欲解资金困局 云南拟试水“以地养路”融资模式

每日经济新闻 2012-08-22 08:40:27

面对铁路建设资金困局,“以地养路”的融资模式正成为多地的宠儿。

民资难破“玻璃门”

在铁路建设资金捉襟见肘的情况下,民间资本被寄予厚望。一系列鼓励民资进入铁路建设领域的政策相继出炉。

此前,铁道部发布的《铁道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实施意见》指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依法合规进入铁路领域。多个省区的政府亦相继出台了鼓励民资进入铁路领域的政策。

然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当前民资进入铁路领域并没有足够的热情。

“这种局面的出现是由多个因素造成的。”帅斌表示,民间资本对铁路行业并不熟悉,缺乏经验,因此比较谨慎。再加上铁路有公益的属性,而且铁路业务比较复杂,收益并不高。此外,铁路建设投资额巨大、收益慢也令民间资本望而却步。

在此前举行的一个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巴曙松曾表示,“我曾经参加过一个垄断行业对民间资本放开的讨论,铁道部门的一个同志就说我们这边已经都放开了。站在民间资本的角度,运营、管理、定价、上下游都在政府机构的主导里边,就中间缺一块资金,让民间资本来填窟窿,民间资本没有清晰的回报预期,没有投资收益合理的保护,宁肯不去。”

“一条铁路动辄需要上百亿的建设资金,民间资本贸然进入,有一定的风险。”罗仁坚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目前的状况下,即使民营资本进入铁路领域也缺乏足够的话语权。

责编 刘燕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