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评论

每经网首页 > 评论 > 正文

重回投资驱动将加剧经济失衡风险

2012-08-07 00:59:53

只有摆脱投资驱动型增长的旧轨道,才可能真正实现“弯道超车”。

张茉楠(国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员)

在内外需疲软态势进一步显现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寄希望于靠投资驱动实现 “稳增长”的政策意愿愈加明显。

经济增速超预期回落使“稳增长”任务变得更加突出,而“稳增长”也被一些地方政府演绎成了“稳投资”,甚至是“拼投资”。近日,备受关注的长沙、贵州版经济刺激计划正是地方政府新一轮投资潮涌的缩影。

资金配置效益低亟待改善

“稳增长”之所以被演绎成“稳投资”,是因为它似乎确实具有立竿见影之效。这些年投资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2006年占50.9%,2010年上升到69.3%;资本形成率2006年为41.8%,2010年上升到48.6%;从投资增长速度看,“十一五”期间投资年均实际增长21.9%,远高于GDP年均11.2%的增速;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看,2006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3.9%,2010年达到54.0%。

根据世行测算,改革开放30年中国年均9.8%的增长率,除了有2~4个百分点是全要素生产率贡献外,其余6~8个百分点的增长率几乎都是来自投资的贡献。1995~2010年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9.92%;1995年~2010年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11.23倍,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0%。

可以说,在外需不振、消费乏力的情况下,投资依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高投资率有其合理性,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投资结构与投资效率较差。如果以ICOR(增量资本产出率=投资增加量/生产总值增加量之比)来衡量,我国的投资效率还是比较低的。尽管投入的资本越来越大,但资本的产出效率和投资效率却越来越低。因此,为了获得等值的经济产出,所需投入的资本更多,中国对投资的依赖性也就更大。

但矛盾也随之凸显出来。一般而言,过剩的产能要靠“出口”和“消费”来消化和吸收,中国一直靠“出口”来消化过剩产能,然而,全球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打破了中国“大进大出”的经济循环,“周期性和结构性”的叠加使产能过剩的产能找不到有效的“出口”。而另一方面,国内消费增长较为疲弱,如果缺乏消费的有力支撑,新增的投资产能就难以及时被市场消化,递减的投资收益率已不能吸引和消化更多储蓄来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大规模投资引致的结构性通胀将被产能过剩和库存化所取代。

地方政府新一轮投资冲动还会进一步扭曲资金和资源的配置,并演变为债务和金融风险。上一轮经济刺激计划留下的银行债务、地方债务还没有得到解决。金融危机期间,为刺激经济而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使得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规模大幅扩张,其中银行业承担了大部分融资责任。

预计新一轮地方政府投资规模将十分巨大,由于大量资金将被配置到效益较低的项目中,杠杆率高、现金流不足以及贷款集中度风险变得越发突出。如果地方政府继续靠银行输血和地方举债,那极有可能进一步恶化银行和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增加经济系统的脆弱性。

“弯道超车”也须摆脱旧轨道

“稳增长”绝不是“拼投资”。从此次长沙市抛出的8000亿元投资计划看,是其去年地区生产总值的1.47倍,而该市去年地方财政总收入只有668.11亿元,这也就意味着,投资项目需要全市10多年的财政收入来冲抵。

其实,多年前中部一些地区就提出过“弯道超车”的发展战略。从经济发展周期理论看,危机期就是经济“弯道”期,这一时期既是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关键期,也是实施后发赶超的重要机遇期,但问题的核心在于能否再靠走投资驱动的老路来实现“超车”?

稳增长与调结构并不相悖,从当前“稳增长”的政策思路上看,探讨的都是总需求的概念,而从长期可持续增长的角度看,核心是内部总需求从何处产生。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从需求端(“三架马车”)做文章,但是很少换一个思路,即考虑劳动、资本、技术及其生产效率的新组合。

地方政府新一轮投资冲动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正确区分“长痛”与“短痛”,在经济增长引擎转换过程中,由于结构调整而带来的经济增长回落是一个必须经历的阵痛过程,也是走向成熟的代价。从提升路径上看,中国未来必须提升资本形成过程中的宏观投资效率,摆脱投资依赖型增长,必须通过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以及加速人力资本形成提高投资效率。事实上,只有摆脱投资驱动型增长的旧轨道,才可能真正实现“弯道超车”。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