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内陆航运现短板 重庆最大民营造船厂“搁浅”

每日经济新闻 2012-07-25 08:38:32

重庆金龙船业的订单便直线下降,去年仅完成了7000万元生产任务,下半年以后,便再也没有订单。

产业链缺失遇成本上升

“当初我决定把船厂放在重庆,一部分因素在于其是长江的一个重要港口,但来了之后才发现,这里的造船业并未同沿海地带一样拥有完整的造船产业链。”黄安钿说。

何喜云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也坦承,重庆建造远洋船的成本确实高于沿海船厂,不仅要多承受一份将船舶运送至海洋的运输费用,还往往受制于长江航道枯水期等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这在行业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无疑成为部分造船厂停产关门的一大推手。

据叶念介绍,重庆造船业最初是从造内河航道的中小船舶而发展起来,所以远洋船舶制造的产业链条并不完善。

“远洋船舶需要的舱口盖、柴油机等规格与内河船舶不一样,就不得不从华东及珠三角地区进货,建造一艘售价6000万左右的远洋船舶,其原材料的运输成本就需要200万元。”黄安钿说,这部分费用在造船利润高企时尚能消化,但目前造船利润不到5%,这对船厂来说负担很大。

此外,何喜云认为,重庆造船业还存在着投入产出低、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在投入产出的吨钢利用率方面,消耗一吨钢可产出3.8万元到4万元;在生产效率方面,建造一个修正吨则需要30到35个工时,均远远低于其他国家。”

“这些问题近期要解决比较困难,我还是希望船厂能撑下去,毕竟这关系到好几百名工人的生计。”何喜云补充说。

责编 刘燕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