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商学院

每经网首页 > 商学院 > 正文

与时俱进应对流动性过剩新局面

证券时报 2012-07-23 10:13:57

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状况的生成原因在于心理不稳定、方向不确定以及政策不明朗,进而心理预期和实际操作的结果刺激价格起伏落差扩大,愈加不利于理性判断和合理把握。

价格简单化、短期化突出,政策恐慌性、局限性明显,战略规划性不足、市场预见性失控。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状况的生成原因在于心理不稳定、方向不确定以及政策不明朗,进而心理预期和实际操作的结果刺激价格起伏落差扩大,愈加不利于理性判断和合理把握。其中,流动性过剩是关键原因,其所带来的思考方法与思维模式有差异,并直接影响政策效果和价格走势。

原因一:

流动性过剩新局面

改变市场基础要素

流动性过剩新局面改变市场基础要素,严重干扰理论思维判断。全球金融市场经历了4年所谓金融危机的概念和过程,不难发现市场规律和经验的理论原理和基础期间发生了巨大变化,截然不同于传统时期任何一次金融危机的状态与结果,完全不同于任何一场危机的过程与流程。然而市场并没有用心去发现这种变化,只是简单按照传统的概念和感觉去接受和议论金融危机的形势。

金融市场十分突出的特色就在于恐慌心理不断扩散和被绑架,金融危机原本的定律心态引起市场的错觉和错乱。目前金融危机的阴影并未消除,但对当前独特的金融危机模式需要有重新的定义和判断,不能仅仅罗列简单的表象和反复议论。其实这场金融危机独特之处在于流动性过剩,主要表现为美元霸权全面回归的趋势以及美元汇率制度主导的格局。由此,我们会发现宏观经济环境与理论转变伴随流动性过剩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我们思维方式的落脚点已找不到对策的论据和政策支撑。面对这种全新的局面,我们对市场的观察和研究需要对症,不是简单的结论炒作或价格预期,甚至是很极端的对策,最终结果适得其反。当代市场在流动性过剩形势下,投资者对货币的需求由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组成,进而直接拉动价格高涨引发通胀基础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增加货币数量,也不能把人们手中的货币转换为实际需要,只是一种投机期待和预期。因此,靠增加货币供应量不再能影响利率或收入,货币政策对经济不再有明显作用。

面对流动性过剩的新时代,无论对经济基本面或市场前景预期,当前的分析论和方法论依然停留在流动性不足时期的思考,市场分析与研究问题的基础要素依然停留在流动性不足时期的思维和方法,简单化、舆论化的调侃导致判断与决策失误和不对症凸显,使得未来与结果难以兑现和发现。对形势的误判、对焦点的错判以及对市场的错觉已十分严重干扰价格涨跌规律与节奏,不仅不利于风险控制,反之使风险控制逐渐失去主见和方略分寸把握。道琼斯报道认为,过去几个月来,铜价和油价双双大幅下跌,从3月初至今分别下跌30%和15%左右,这是反映当前全球经济问题严重程度的一个令人不安的征兆。石油价格触及新低,大宗商品价格已开始回落,被视为整个大宗商品市场领先指标的铜价也发生逆转,暗示市场上的风险敞口正在扩大,流动性过剩的结果凸显。流动性基本点的判断使得市场价格基础要素变化诡异,而面对这一局面的思维方式又极其简单,进而市场特殊时代的新变化是市场波动的基础原因。

责编 赵庆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