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专家访谈

每经网首页 > 专家访谈 > 正文

国信中心专家:应适时下调存准率

上海证券报 2012-07-19 12:08:47

从中长期看,由于体制机制障碍、资源环境压力加大、能源资源价格上升、人口结构老化、企业产能过剩、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因素使中国潜在增长率开始下降。

嘉宾范剑平(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

记者:对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政策走向大家很关心。您怎么看上半年经济超预期回落的问题?下半年政策会有哪些调整?能不能先介绍一下你们的基本判断?

嘉宾: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出现超预期的回落,尤其是工业增速回落更为明显,目前已经回落到1位数的水平。针对经济增速超预期的回落,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的预调和微调措施,将“稳增长”放在宏观调控更加重要的位置,并强调按照“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基础、调整结构是关键、物价稳定是保障的要求,抓好政策落实和政策研究储备”。

下半年,在“稳增长”预调微调政策效应显现、房地产市场有所企稳等因素影响下,我国经济有望逐步企稳回升。因此,对于当前经济增长超预期回落,一方面,不能反应过度,从而进一步大力度地放松宏观调控政策,再次回归经济增长崇拜;另一方面,要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预调和微调措施,避免经济增长的过快回落,妥善处理好“稳增长”与调结构、控物价的关系,着力落实惠民生、促改革和促和谐的各项政策措施,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格局

记者:从你们预测部的研究看,当前中国经济的格局是个什么样子?

嘉宾:先讲一个看法,就是当前的政策取向是什么。我们认为,应该保持需求政策基本稳定,重视改革导向的供给政策。这是基于对当前经济格局的如此认识,即本轮经济回落是短期需求收缩、中长期经济增长潜力下降与多重周期因素叠加的结果。

从短期看,经济下行的压力一是来自国内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压力,当前伴随着政府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逐步落实,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幅度较大,由于与房地产业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产业众多,所以对一系列产业都产生了影响,同时也包括对消费的影响;二是由于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使得中国对外出口明显放缓;三是由于效益的下滑,企业加快了去库存的步伐。

从中长期看,由于体制机制障碍、资源环境压力加大、能源资源价格上升、人口结构老化、企业产能过剩、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因素使中国潜在增长率开始下降。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下降,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长速度回落,也意味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压力加大。

对潜在经济增长率下移,政府、企业、个人都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如果现实经济增长率过快、过急地下落,有可能引起经济和社会震荡,宏观调控应力求使经济增长率回落成为一个渐进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大约在10%左右,目前大约在8-9%左右,当经济增长率处于8-9%左右的区间时,经济运行状况比较良好,可实行中性政策,当经济增长率高于10%,应实行适度的紧缩性政策;当经济增长率低于8%时,就要实行适度的宽松性政策。

因此,当前应坚持年初确定的稳中求进的宏观调控政策基调,保持稳健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的取向,在短期内适当加大需求调节的力度,保持需求的稳定增长,使经济增速稳定在合理区间,防止在多重因素作用下增长速度过快下滑;同时,适度提高对经济增速适度回调的容忍度,防止过度放宽宏观经济政策而使经济重回高增长轨道的倾向,重视改革导向的供给政策,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确保实现结构优化前提下的“稳增长”。

“稳增长”与“调结构”是什么关系

记者:我们注意到,近年来对经济增速或高或低的担忧,总是离不开对“稳增长”和“调结构”的把握?老在这个问题上打转转。对此,您怎么看?

嘉宾:2008年年底,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实施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刺激政策,在实现经济快速企稳反转的同时,也带来了通胀压力居高不下、房地产泡沫加剧、企业和政府负债率上升、产能过剩加剧等一系列恶化总量和结构的不利影响。因此,在目前新一轮“稳增长”的政策调整中,应该充分吸取上一轮刺激经济的经验教训,不能为了“稳增长”而偏离或放弃“调结构”的目标。

一是宏观经济政策一定要立足于预调微调,不能再次启动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在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十二五”重大项目,加大国家预算内资金对农村和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城市市政工程、铁路、节能环保、信息化等重点领域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的同时,要继续加强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投资的控制,以稳定投资的增长和促进结构调整。

二是尽快出台和落实鼓励引导民间投资的财税、金融政策措施,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教育、医疗等领域,进一步实现投资增长由政府主导向自主增长的转换。

三是积极落实《“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同时辅以信贷、利息优惠政策,支持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等项目,尽快培育产业发展新引擎。

适时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保持社会资金面总量适度增长

记者:对货币供应的松紧问题您怎么看?

嘉宾:截至今年5月份M1预警指标已连续7个月处于“过冷”的蓝灯区。虽然M2增速与社会融资总量增长并未像M1增速一样出现大幅放缓,但目前增长水平也偏低,5月份当月社会融资总量比上年同期少增较多。因此,货币政策需要进一步落实“预调微调”,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信贷政策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等数量型工具,保持社会资金面总量微松。

一是根据外汇占款增长变化和央行票据到期量,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及时投放资金。二是适时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过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将导致货币乘数过低,不利于货币信贷的增长。应通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来放松货币乘数,保证社会流动性总量微松。三是适度加大信贷投放规模,推动社会融资总量平稳适度增长。今年以来,实体经济通过金融机构的表外融资明显少于上年同期,直接融资活跃程度也有所下降,贷款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显著上升。在表外融资、直接融资和民间借贷等替代性资金来源减少的同时,需要适度加大银行贷款投放规模,以保证社会融资总量平稳增长。

责编 赵庆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