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热公司

每经网首页 > 热公司 > 正文

强生又陷“召回门” 快速扩张隐患

每经网 2012-07-13 08:51:04

安邦咨询集团医药行业研究员夏庆表示,产品质量问题爆发如此大规模的的全球性召回事件,只能说明仅年来强生的质量控制开始出现滑坡。

每经网上海7月13日电(每经记者 王霞)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SFDA)官方网站发布通告,称根据强生(上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报告,由于批号为15437344的球囊扩张导管可能会出现“缓慢收缩”或“无法收缩”的问题,强生(上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对Cordis EuropaN.V生产的球囊扩张导管(型号8012020D)进行主动召回。

对此,强生中国方面在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截止到目前为止,未使用的55盒产品全部在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的管控之下。公司至今尚未收到跟这个批次产品有关的不良反应报告。

然而记者了解到,近几年来,这家有着126年历史的医药巨头频繁陷入质量安全危机,产品召回事件陆续“上演”,也让人们对这一承载着太多颇有质疑。

安邦咨询集团医药行业研究员夏庆表示,产品质量问题爆发如此大规模的的全球性召回事件,只能说明仅年来强生的质量控制开始出现滑坡。究其原因,这与前几年强生的快速发展建设代工厂脱不了干系。

1年内第三次:强生又陷“召回门”

根据SFDA发布的“医疗器械召回事件报告表”描述,强生此次召回所涉及的球囊扩张导管(商品名:FIRE STAR)主要用于对冠状动脉或者冠状动脉搭桥中的狭窄部分进行球囊扩张,以改善心肌灌注。而此次召回的这批型号为8012020D的产品主要涉及在亚洲,涉及产品生产数量为118盒,其中已经有86盒销售,32盒库存,批号为15437344,通报的主要原因为可能会出现“缓慢收缩”或“无法收缩”的问题。

“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药监局加强对此产品召回的监督管理。”SFDA表示,而根据网站上公示的强生方卖弄纠正行动,“立即隔离仓库库存,停止发运;通知受影响的经销商及使用单位立即停止销售使用受影响产品并退回强生;未使用产品退回原厂。”、

这是强生在几年1月份召回三个批次隐形眼镜、2月份召回57万多瓶儿童用泰诺的又一次产品召回。

对此,强生方面在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于6月13日完成该批次产品相关的医院和经销商的通知工作,并于6月18日上报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该批次产品的召回只涉及亚洲市场。在中国,共涉及到118盒该产品,截止到目前为止,未使用的55盒产品全部在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的管控之下。公司至今尚未收到跟这个批次产品有关的不良反应报告。”强生方面表示。

“1年15次产品召回”的强生

记者了解到,强生的业务横跨日化、医药行业,在行业内一直享有领先的地位。年报显示,2011年,强生三大业务共实现销售收入650亿美元,其中药品实现销售收入244亿美元,同比增长8.8%,位居世界第8位;医疗器械和诊断产品实现销售收入258亿美元,同比增长4.8%;个人护理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49亿美元,同比增长2.2%。其去年业绩紧随全球制药老大辉瑞之后,并且从创可贴到婴儿润肤油到心脏支架,消费品和医疗器材中的诸多品类都是强生生产线的主导产品。

不仅如此,强生品牌下的Johnson&Johnson婴儿油、邦迪创可贴、强生美瞳等产品均成为各自领域内的主导品牌,其中,“邦迪”、“美瞳”等由于绝对的市场占有率,已经成为这一类产品的代名词。并且,其在华婴儿护理市场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地位。

然而,记者发现,强生有着长时间的“产品召回”史。早在2005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向强生稳豪型和稳灵型两款血糖仪一级召回通知,强生之后被迫面向全球市场进行这两款血糖仪的召回。

而在此后,强生频繁被曝产品质量问题,“产品召回”事件频繁上演,直到2010年达到“召回”高潮。然而,这家曾经享有诸多美誉的知名跨国公司频繁陷入质量安全危机,频发的产品召回让强生陷入了消费者的质疑。

记者了解到,在2010年的短短12个月内,强生涉及召回产品达15次之多,产品包括500批次泰诺、40多批次的仙特明、930万瓶泰诺感冒药;召回约400万盒儿童抗过敏药可他敏和约80万瓶儿童止痛药美林。除此之外,召回产品还涉及到隐形眼镜、心脏支架等。

而强生因频繁曝光的负面也让强生吃尽了苦头,这一代价直接体现在其财务数据中。

财报显示,强生2010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还保持在约29%,而第四季度更是出现负增长,净利润同比减少12%。

分析:隐患或可能来自快速扩张的代工厂

夏庆认为,强生由于产品质量问题爆发如此大规模的的全球性召回事件,只能说明仅年来强生的质量控制开始出现滑坡。

“究其原因,这与前几年强生的快速发生脱不了干系。由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强生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高速发展的扩张期,而其管理能力无法跟不上其发展的步伐,导致其质量控制方面出现较大漏洞。”夏告诉记者。

同时夏认为,强生的问题更可能直接出于产品代工,将产品生产进行外包,对产品的问题把关不够,并且在其快速扩张期间匆忙设立的各地代工厂为强生的长远发展埋下了隐患。

“在药品 、医疗器械持续降价的大背景下,强生为了节约成本而在本土之外地区设立生产厂家或寻找代理产品模式。而事实上,由于其产品线非常广,对良莠不齐的对代工厂的质量统一控制和管理一直都是困扰强生的难题。可以说,强生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同时也是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缩影。”夏表示。

此前就有市场观点指出,作为跨国药企中业务链条最长的生产厂家,良莠不齐的代工厂让强生非常头疼。有媒体曾援引分析师称,“很多制药企业除自身的工厂外,为了节约成本或其他因素,会采取代工的方式,将产品的生产进行外包,这对产品的控制要求会更高,同时也容易出问题。”

然而,一方面是强生频频遇到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一方面强生公司在进行大手笔的收购,整合业务架构。就在前不久的6月份,强生以213亿美元巨资“吞”下瑞士医疗器械服务公司辛迪思(Synthes);就在此前又将广州倍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纳入旗下,这是其在华医疗行业的首次收购。

今年4月份,强生换帅。前首席执行官威廉?韦尔登的位子卸任,由高斯基接任这一职位。有业内人士认为,高斯基任职的后几年强生密集的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正逐渐降低这家公司的美誉和投资者信心,因此韦尔登的离任可能与此有一定关联。

“频繁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可能让消费者对其不再信任,但是这也不是一次次公关就能解决的,强生要想重塑其信任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上述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责编 刘小英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