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在路上

每经网首页 > 记者在路上 > 正文

开往“故乡”的火车?

每经网 2012-03-30 11:22:59

我们都难以回避一个问题:心安即是故乡,故乡却在哪里?嘉阳小火车依然不能带我们“回去”。

杨道/文

我们都是匆匆的过客,我们都在欲望的某种满足中支撑自己的生命。而这种飘渺的满足带来的情绪便构成了我们生命的色彩--悲欣交集。其中,最大的悲哀是,我们淌过岁月的河流之后却发现,没有留存的痛苦,一种无根的漂泊感积聚为怀旧的冲动,却难以找到心灵皈依的港湾,“故乡”,竟然是永远回不去的陌生地,乡愁却在唐诗宋词里,而我们无从说起。

于是,经历了俗世里的无数次挣扎、夺取,“生活在别处”的念头牵引我们一次次出发,寻找--那个梦萦的故乡、精神的家园、灵魂的圣地,试图抚平那颗失落的凡心。而旅行,就是美丽的借口,也可谓由头,以这样的名义,吸食鸦片般重复离开自己的住地,在风尘仆仆和万千疲惫中折磨自己,把肉身放牧的同时,看能否有那么一点点感觉--回到过去,回到起点。

当然,这样一种理由,走出国门去看是无趣的,即便我们有那个条件,那只是文化的碰撞,而不是我们想要的文化的寻根。

国内,这样可触摸的载体已经不多了。就是那些充满神秘氛围的标榜为文物、古迹的形式虽可看到,但却有遥远的感觉,仿佛只能仰望或者远观,其中古镇本来还可给我们带来更生活的况味,但是,近几年的过度开发和商业元素的泛滥,使得我们除了失望就只有迷茫的空虚了。因此,我们好多人已经放弃了那些无聊的古镇不古的探访。

而四川乐山犍为县还保留了全球唯一的还在开行的嘉阳客运窄轨蒸汽小火车,又勾起了好多人的兴趣。就想去看看“工业革命活化石”,看看那山、那水、那人,那样的文化符号,我们曾经历了怎样的嬗变。

工业文明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和大众认可的舒适的同时,也在伤害着我们,包括我们的身体和我们的情感,都是不可避免的无奈。但有一点,我们也明白:今天,我们不可能停下走向明天的脚步,今天,我们也不应该忘记昨天曾经的蹒跚。

嘉阳小火车已经小有名气了,这在我们到达站台看到“盛况”的时候得到的第一印象。

很多文艺客、摄影者、徒步族,都坐上小火车,或者走走坐坐,从石溪站到芭沟站,追逐自己的梦幻。尤其是那些不断按下的快门,迷醉在徒劳的向往中。但也要承认的是,他们心中也有一种惬意,他们也有他们的收获,也是不错的形式。有梦总是美好的人生。

他们说,去体验嘉阳小火车最好是在春天,轨道两边山青水秀,油菜花扑面而来,简直是开往春天的火车,妙不可言。其实,如果作为文化寻根的主题,冬天可能才是最好的季节,那个时节最适合思考。在那样的地方--老旧的建筑,间或煤灰袭来,没有力量的小火车,思考或为最大的收获和乐趣。比如穿越那6个隧洞,在完全没有照明的情况下,在到处灯火辉煌的今天看来,我们处于那种真正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时空中,想到了什么,最为重要。现在,我们有多少时空的黑暗给我们带来内心的明朗,又有多少时空的辉煌给我们带来内心的黑暗?沉思,已经成为一种奢侈。

穿过黑发的那双恋人的手,我们今生不会忘记。而穿过黑暗的应是我们思想的火花。嘉阳小火车给予我们的恐怕是一种留存的意识和怀旧的情结。我们是否可以提醒自己,生命总会流逝,匆匆,太匆匆。就像我们上车的那个下午,也像我们下车看到溺水而亡的那个如花的小女孩。我们都难以回避一个问题:心安即是故乡,故乡却在哪里?嘉阳小火车依然不能带我们“回去”。

责编 刘小英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