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评论

每经网首页 > 评论 > 正文

“正时代”开启 利率还要市场化吗?

2012-03-13 01:30:58

3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月CPI同比增长3.2%,结束了连续两年的“负利率时代”,这会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什么影响?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杨芮 梅俊彦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经记者 杨芮 梅俊彦

对话记者

杨 芮 梅俊彦

对话嘉宾

孙立坚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谭雅玲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

华而诚 包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两会”系列访谈之利率市场化

银监会最新统计显示,至2011年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达113万亿元,同比增长18.9%;净利润10412亿元,同比增长36.3%。这一利润增速,远高于去年1~11月24.4%的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也高于去年24.8%的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银行的高利润也引起了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强烈关注。在银行高利润,而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的背景下,代表委员们开出了“良方”——利率市场化。

“银行之所以有那么高的利润,主要问题还是金融垄断。没有实行利率市场化,造成了不公平的竞争,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很高,大型企业贷款利率却很低,中小企业借不到款,就只好去民间借贷。”全国政协委员、宁波工商联副主席、利时集团董事长李立新提出了《关于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建议》相关提案。

改革,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金融业改革,特别是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也是热点之一。比较巧合的是,3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月CPI同比增长3.2%,结束了连续两年的“负利率时代”,这会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什么影响?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应该如何逐步推进?相关的配套改革又该如何建立?《每日经济新闻》今天邀请三位专家学者为大家解析。

攻坚:“三方平衡”遭遇空前挑战

NBD:有报道说,目前我国的利率体系,让 “三方平衡”(即资本市场、货币政策和双率)遭遇空前挑战,存在存贷利率和市场利率脱节等问题。

孙立坚:这个问题肯定存在。目前利率还是在国家要求的水平下,尽管对下限利率已有放松,但实际上银行在开展商业活动时,不能只作单向考虑,一定是既要考虑到负债利率(即存款利率),又要考虑到盈利利率,这样综合起来才能制定出一个适合的综合利率水平。另外,银行还要判断商业风险有多高,通过对利率的专业定价能力来灵活调整利率水平,而管制存贷差已不能满足今天银行进一步为老百姓创造财富和做好金融服务的需求了。

NBD:有评论认为,这轮高利贷的疯狂与国家放松货币政策有关,是这样吗?

华而诚: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国家出台4万亿投资计划后,增加了很多信贷,于是就有很多项目要做。一些2009年的项目到去年才两年多,还要再建,还要保障。但是,去年因为通货膨胀压力大,货币政策卡得比较紧,紧的时候钱不够用了。如果能从银行拿到钱,是比较容易保障项目需要的。风险比较大的小企业和微型企业,本来就融资难,加上钱都保大企业、大项目去了,小微型企业能从银行贷到的钱就更少了。不能从银行系统得到满足的有信贷需求的企业,只有到民间市场上去,市场需求就比较强。所以,去年民间利率飙得很高,就是这个道理。

在二元利率的体制下,小微企业比较吃亏。所以必须实行利率市场化,就一个市场,这样就公平了。

NBD:能总结一下现在利率市场化的情况吗?有哪些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华而诚:从理财产品来看,一些短期的,比如60天、30天、半年等产品,基本上是保本的,不保本的很少,利率都比官方利率要高,因为市场需求高。虽然官方利率没有开放,但是从银行发这么多理财产品来看,就知道某种程度上是在市场化了。在贷款方面也有很多金融创新,所以央行也推出了社会融资总量的概念。现在贷款增速下降,发债、通过股票市场借钱、还有信托、委托存款、委托贷款等其他方法就出现了。

去年很多金融创新,都是增加了中间成本。资金在中间转了好几圈,转来转去增加了几份合同,成本都加到借钱的人头上去了。影响融资总量,唯一的就是市场化的利率。贷款规模就算能够控制,也会产生很多创新。所以,也就回到这个问题:金融市场必须市场化了,不能再用数量型工具压了,再压会越来越无效,会产生很多副作用,不公平,对小微企业影响特别大。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