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01 17:39:14
每经编辑|王迎春
对中国经济根基的扶持该动真格了!
为“中国制造”开方 ----- 1,企业制定战略三要素 2,政府对经济根基的扶持该动真格了
1,中国制造商需要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打破同质化竞争:首先要取舍有道,集中企业的人力、物力等所有资源,制定适合企业长期专注发展的业务领域。所以需要企业建立符合企业管理层的兴趣、竞争力和社会需求这三环重合的企业战略定位,因为兴趣可以让团队更容易乐在其中,更加投入,更有激情,更容易坚持;竞争力可以让企业脱颖而出,不致长期努力后空手而回; 而社会需求则让英雄有用武之地。如果企业能制定适合自己的战略定位和方向,所有相关的人才、研发、资金、客户、品牌、经验等积累,三年、五年、十年的坚持不懈,那将不用资源分散浪费,并将建立起可持续的核心优势,打破同质化竞争,挖掘企业自身最大的潜能,获得最大的成功。
2,薄利经不起市场的变化风浪,扶持要治标更要治本,而且,扶持关键是要动真格!
我们的建议是:
1.全力支持优质、有潜力、代表中国制造未来的10万家优质制造商(包括资金和政策扶持方面的倾斜);
2.鼓励市场建立真正代表优质中国制造的出口企业标准,打造中国制造的群体品牌,扭转中国制造的整体国际形象;
3.协助建立中国的国际营销网络,获得市场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4.帮助企业提升国际管理能力、
培养人才,推出更多措施鼓励企业创新及投入更多研发。
而政府在资金上和政策上,对代表着中国经济根基的这10万家优质制造商的投入,显然是远远不够!现在的扶持政策,特别是资金的投入帮助,可以说是杯水车薪,中国制造商的根基地位和所获得的实际扶持帮助,与其实际的贡献完全不对称!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