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更多

每经网首页 > 更多 > 正文

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有治

2012-03-01 16:24:37

每经编辑|王迎春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希望看到有更多的政策向实体经济倾斜,尤其是针对创新型的实体经济,这样国家的经济实力才能进一步增强。
政策、资金层面对企业进行支持。

“两会”每年都特别关注民生和经济,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我们最关注的是经济发展、民营经济。为什么今年我特别强调实体经济?原因是在欧债危机中,我们看到德国受的影响相对较小,我认为正是得益于该国实体经济基础非常扎实,所以抵抗力较强。扎实的基础,对高速发展的经济来说非常关键,而要把实体经济做好,创新是关键。目前国内原创性的创新还是远远不够。

如何推动实体经济中的创新、保护创新环境?要做的事情很多。举例而言,对专利的保护是其中之一,不管是技术的创新还是管理的创新,都要倡导保护、支持、奖励。但我们尤为关心的是对创新型人才的引进、支持的问题。

对内地创新型民营企业而言,我们可能在很小的一个领域里经营,只需要一两个高精尖人才,但是正是这些少数的精英,有望成为企业的技术支柱。

对科技人员的奖励不光是指解决他们的待遇问题,也包括社会地位的提升。我自己就遇到过活生生的例子:以前我曾在浙江民营企业工作,所在地是一个很小的县级市,当地为了引进全国的优秀人才,给我们发了一份“市长特聘书”,虽然没有增加经济收入,但感觉很受重视,这就体现了政府对创新的态度。

目前我们为了引进全国、乃至全球优秀人才,设立了“千人计划”、“百人计划”,这是一个好的方向,希望未来在对创新人才的支持方面,可以涉及更广的范围、扩充更多的渠道。

如何引进人、留住人,对民营企业而言,我们只能解决经济待遇的问题,但如何给予优秀人才更高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这需要国家、政府和社会共同来推动。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