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评论

每经网首页 > 评论 > 正文

熊锦秋:新股发行改革关键要切断利益关联

2012-01-13 01:36:26

熊锦秋

1月11日,宏源证券保荐的朗玛信息因最终参与询价的机构仅18家,被迫中止发行。这次朗玛信息与八菱科技第一次发行时的询价机构不足有所区别,朗玛信息中介方准备工作比较充分,是询价机构“不愿”参与的结果。

询价机构之所以不愿参与,主要是因为目前新股发行节奏太快,使得新股不“新”(仅上个月就有19只新股发行),并非询价机构因为朗玛信息是否有价值造成,毕竟朗玛信息发行价还没有产生。

因此,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市场对新股发行所产生的约束,是一种效力极其微弱、不牢靠的约束,甚至可以看成是伪约束;市场对新股的取舍,或许并非根据公司内在价值这个标准,而在于新股的稀缺性;一旦新股发行节奏放缓,所有以前新股发行毛病很可能会旧态复萌。

当前新股发行实行询价制,主要是想利用询价机构的定价能力,但基于保荐人、承销商与询价对象的种种利益瓜葛,使得即使询价机构具有定价能力,现实中也发挥不出来,多数情况下反而对市场发挥误导作用。

比如,基金是重要的询价对象,但目前66家基金公司中,有43家为券商系基金公司,这些基金公司由券商近亲繁殖产生,旗下操作数百只基金,形成利益群体。虽然有关规定限制与主承销商具有实际控制关系的询价对象参与询价,但券商之间完全可以将其控制的基金易子而食,你来我往相互捧场。

目前有华宝兴业和信达澳银两家基金公司旗帜鲜明拒绝参与新股询价,笔者研究发现,他们均非券商系基金公司,这恐非偶然。华宝兴业基金公司第一大股东为华宝信托公司(持股51%),而华宝信托的股东为宝钢集团及舟山市财政局。信达澳银基金公司由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控股54%,而中国信达则由财政部独家发起成立。当然,也不排除有些非券商系基金会为新股发行捧场。

现在有些基金参与新股询价意愿不足,也是因为其资金捉襟见肘导致心有余而力不足。假若养老金像全国社保基金那样,最终委托基金公司等投资机构运作,估计源源不断的后续资金又将让新股发行持续繁荣一段时间,“三高”又可重现。君不见,仅在2012年以来上市的5只新股中,嘉实系旗下全国社保基金五零四组合就全部参与了这些新股的网下询价;除博彦科技以外,对其余4只新股网下报价均高于最终IPO价格。

之所以基金在一级市场中的捧臭脚行为毫无顾忌,这也与目前基金可能享受到的某种特权有关。之前有人指出,基金被监管部门当做重要的市场调控工具,一些官员甚至“游走”在证监会和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之间。由于这种任职的交叉,很可能影响到监管部门对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的监管效力,毕竟中国特色的人情风、关系网,让人脉对一些事情具有重要影响。

市场有上千只基金,除了听说基金经理等个人违法违规原因受到证监会处罚外,还鲜有听说基金公司由于为新股发行捧场、内幕交易或市场操纵等而受到处罚,这本身就不符合概率常识。基金公司与证监会之间的人员友好往来,让人怀疑基金公司由此穿上了可以规避法律打击的黄马甲。

在新股发行中,发行人、中介机构、基金等已形成利益集团,他们之间联系越紧密、越抱团,利益方向越一致,其对市场的危害就越大;而如果监管部门与利益集团有瓜葛,则将让市场更不堪。为此,应切断新股发行中不应有的利益关联,让市场主体各负其责,让法律刚性更强。

一是切断承销商与询价对象的利益关联。推动基金公司的投资主体多元化,防止由券商过度垄断基金市场;另外,应赋予基民对基金公司的实际约束力,由基民充当承销商与询价对象之间的利益绝缘层,防止基金公司拿基民资产当唐僧肉捧场。

二是切断监管方与监管对象两者之间可能的利益瓜葛。目前法律法规为切断这种利益关联设计了各种回避制度,但如果监管人员一心想到利益集团那里就职拿高薪,监管就会手下留情、为自己留退路;只有进一步斩断监管部门与利益集团之间纠缠不清的关联,才能确保监管部门秉公执法。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