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三驾马车“换挡”前行稳增长不能忽略调结构

2011-12-14 01:16:47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今天(12月14日)晚些时候,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明年宏观调控打下的基调将趋于明晰。

12月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初步勾勒出明年经济工作的主线。明年宏观政策的重心若不出意外的话,将是“稳增长”优先。

11月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长将逐步进入“瓶颈期”,若纵览今年投资、出口和消费这三驾马车的月度数据变化,可看出中国经济正处在增幅回落加速的过程之中。

在此背景下,明年“稳增长”或将毫无悬念地优先于防通胀,许多经济学家还对“调结构”这一“十二五”时期的主线给予更大关注。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就表示,明年是“十二五”开局后的第二年,如果“调结构、转方式”没有实质性进展,“十二五”的目标很可能落空。倘若果真如此,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极大威胁。

出口、投资增幅双双放缓

今年我国出口增速似乎坐上了“跳楼机”,并且明年可能仍会维持颓势。

自今年8月份以来,受国际经济复苏乏力、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中国出口增长速度逐月回落,分别为24.5%、17.1%、15.9%和13.8%。

有分析称,欧美是中国主要的出口市场,其内部经济的放缓、消费者信心的削弱必然波及中国外贸企业的出口。据分项数据显示,自希腊债务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与欧盟的双边贸易增速已经由2010年的31.8%放缓至今年前11个月的19.2%。

社科院数经所副所长李雪松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此次欧美主权债务危机不仅仅限于公共债务市场,而且会牵涉到银行、外汇市场,波及全球经济,并通过出口影响我国的实体经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因全球经济复苏疲软,而且可能受到欧债危机的较大拖累,预计中国2012年出口增速将回落至15%,不及年中预期的18%。此外,国内出口企业自身困难也比较多,很多企业甚至出现了出口越多亏损越多的情况。

投资也并无特别亮眼的表现,1~11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24.5%,不仅低于去年全年26.5%的增速,也低于1~10月24.9%的水平,11月当月同比仅仅增长21.2%。

巴克莱资本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告诉记者,投资或许会成为中国经济未来最大的问题,因为“4万亿效应”正在减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未来将放缓,而房地产调控的延续将使得房地产投资不会有大幅增长。

“明年投资将由2011年同比增长23%左右降至18%左右。”张立群预测,受政策调控的影响,2012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将有较大回落,由2011年的30%左右降至15%左右。

扩大消费成焦点话题

出口和投资在中国经济转型期出现增速下降,甚至较大幅度下降并不令人意外,这是因为“十二五”期间扩大内需被定位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然而今年消费情况也并不乐观,经济学家将三驾马车同时疲软解释为经济“换挡”期的阵痛。

纵观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度同比增速不难发现,除2月和5月低于17%之外,其他月份均在17%至18%之间,平均水平低于去年全年的18.4%,而且增速也弱于投资和出口增速。

张立群认为,受住房、汽车需求降温的影响,2011年消费增幅出现明显降低。从汽车市场变化规律来看,预计2012年汽车销量将有一定恢复,对消费增长将形成积极支持。

“中国2012年消费增长率较2011年将有所提高。”张立群分析说,买房需求预计不会较2011年明显恢复,受其影响,家具、家电、装修材料等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不会明显恢复。综合这些因素,预计2012年消费实际增长率较2011年有望提高2个百分点。

中银国际报告分析说,过去两年中实施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和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来,中国的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实际变得更为严重,2009年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比例达到90%以上,2010年这一比例仍保持在50%以上。

在12月9日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也透露出继续扩大消费的调控思路。会议表示,政府将采取扩大内需的政策,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努力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在供给方面,政府将加大“三农”投入,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促进农村地区发展。

这一提法也得到了经济学家的支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稻葵表示,当前形势下中国不可能再走依靠外需拉动的路子,而房地产短期内也不可能成为经济增长点。他呼吁政府未来多投入资金在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不断加大在消费领域的投资力度,通过提高公共服务的品质来实现社会公平、和谐。

经济减速有利于结构调整

三架马车“换挡”期间,中国经济很可能迎来增长空白期,不过,这也未必是件坏事。

李稻葵认为,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虽将逐步回落,但增幅不会低于8.5%。未来几年,CPI同比涨幅将在3%至5%的区间,中国将迎来全面结构性调整的关键阶段,抗通胀仍然是主要课题,政府需要推进结构性改革。

政治局会议也指出,要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

刘尚希认为,经济减速不一定代表风险加大,反而可能是难得的机遇,甚至可以说是改善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好时机。

社科院学部委员汪同三也表示,“十二五”规划的预期指标,年均增长速度只有7%,这表明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比预期目标偏离了超过2个百分点。他称,为了更好地实现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真正去落实“十二五”规划,我们也是期望增长速度能有所减缓。

对此刘尚希进一步阐述说,“调结构、转方式”只能是在经济下行的时候进行,而无法在经济上行的时候实现。在经济上行的环境中,所有行业、企业都会形成良好的预期,而且都能赚钱,不会形成市场的压力。“我国经济下行是一个斜坡,不是悬崖,不会陡然下落。”他说,因为2008年的投资刺激政策还没有完全释放完毕,一些建设项目还需要收尾,还需要后续投资。更重要的是在城镇化的带动下,无论投资还是消费,都有很大空间。

按照刘尚希的判断,今年GDP增长预计仍在9%以上,经济仍有下行的空间,这意味着能给我们足够的时间来“调结构、转方式”。假设以7%为底线,如果一年降一个点,可以有两年多的调整期。如果一年降半个点,则有4年的调整期。

在调结构的具体路径上,中银国际报告认为,中国将深化财税、金融、资源性产品价格等一系列改革,深入推进国有企业和农村领域改革,以配合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