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A股十年“上涨零”融资沦为“圈钱”是祸根

2011-12-10 01:18:05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刘明涛    

每经记者 刘明涛

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为了解决资本难题,减小国家财政负担,让正在煎熬的企业能够解决燃眉之急,于是股市诞生了。这是企业向社会集资的重要手段,作为信贷的补充,股市一直担任着为上市公司融资的重任。一些公司凭借股市融资,快速成长,在行业里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然而,随着时间的迁移,融资渐渐“变味”,甚至变得令人难以理解,企业通过融资实现快速发展成为一句“笑话”。近几年来,市场怪象连连,不管缺钱是否,上市公司总对“圈钱”乐此不疲。违背股市初衷的融资不再成为发展的手段,反而成为压榨股民的“利器”,一把尖刀悬在A股上空,市场不敢抬头,以致上证指数十年涨幅接近为零。

融资竟沦落成圈钱,岂不悲哉!岂不怪哉!

融资行为频频“出轨”企业热衷圈钱令股民失望

有钱也愁,没钱也愁。股市这一融资平台,一晃已有20余年历史,他既成了企业高速发展的“助推器”,也成了企业圈钱腐败的“帮凶”。上市企业,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有的不断成长壮大,有的堕落自毁前程。俗话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就如同样的一部戏,不同人演绎的效果也都不一样,给你一笔钱,你可能凭借努力创出一番天地,也可能转眼花掉就此平庸一生。

近三年来,随着IPO重启开闸,A股融资潮再起,上百家企业搭上这列“快车”开始新的历程。虽不乏有远大抱负的公司,但是自甘平庸的公司也出现不少。融资频频“出轨”,企业手握重金却难以利用,令投资者失望,无言以对!

融资:资源配置手段

简单来说,融资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企业生产经营,最终目的还是获取更多的收益,以便扩大规模再生产以钱生钱。任何企业只有通过自身努力和资金优势不断发展,才能逐渐成为所处行业的主角。

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融资渠道的匮乏,很多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是向银行借款,这些钱最后要连本带息偿还,企业负担很重。在股市开立后,企业通过上市融资,解决了生存的燃眉之急,不少已处在生死边缘的企业实现了“复活”,并不断的成长发展。

股市设立,广泛地动员、积聚和集中了社会的闲散资金,起到了“利用内资不借内债”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打破条块分割和地区封锁,促进资金的横向融通和经济的横向联系,提高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益。

不过,股市融资固然是好,但是动机不纯时,也存在隐患,毕竟以股市救企业,银行的风险降低了,风险转移到了股市。由于以融资为主,难免有上市公司对股东的利益重视不够,损害股东利益。所以,这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公司与股东投资者实现“双赢”,但用不好最受伤的却是股民!

好的融资助推企业高速成长

科学利用融资平台,企业一定能够不断强大,成为市场的强者,最成功的便是苏宁电器。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20年前,苏宁电器不过是一个不足200平方米的专卖店,而20年后,其已经成为家电连锁大鳄,家喻户晓,取得这样的成就,跟其合理利用融资不断扩张有着直接联系。

在苏宁上市前,国内家电零售业全面进入连锁经营时代,以苏宁、国美为首的家电零售企业开始进军全国各大城市,而永乐、大中、五星、三联等企业也开始了在区域市场的连锁步伐。数据显示,从2001年到2004年,苏宁电器门店数由25家增至84家,其中,仅在2004年,苏宁电器便新增46家门店,而2004年,正是苏宁电器登陆中小板的时间。

众所周知,要支持快速扩张,资金必不可少。2004年苏宁新增门店存在的资金缺口达到16.17亿元,而这缺口在2005年变得更大,因此只能依赖融资。2003年~2005年,苏宁的销售收入增长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化显示,苏宁的销售收入增长率一直高于其上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说明其净利润根本不足以支持销售收入增长的资金需求,从而形成对外融资的依赖。

2004年首发IPO融资后,2005年苏宁电器融资陷入困境,直到2006年5月8日,证监会关于再融资规定实施当日,苏宁电器才松一口气,当日便发布再融资议案以获取8亿元的融资额,而这笔钱,绝大部分将用于公司100家连锁店发展项目的投资。2007年,苏宁电器再次融资约24亿元,用于开设250家连锁店,正是这样的模式循环发展,苏宁电器才成为家电连锁绝对巨头,在自身高速发展的同时,苏宁电器带给股东的回报也是丰厚的,截至2011年12月9日收盘,苏宁电器复权收盘价高达676.72元。

同样,马云的阿里巴巴也是通过融资不断发展,公司通过三轮融资,不仅创办淘宝网,创办支付宝,收购雅虎中国,创办阿里软件,而且一度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坏的融资生出两大“顽疾”

纵然成功案例不少,但是近三年来,股市融资却渐渐失去作用。不差钱的企业通过上市实现财富增值,差钱的企业一夜暴富之后则失去奋斗动力。

据巨灵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12月8日,自IPO重启以来,A股市场通过IPO方式一共募集9354.39亿元,雄踞全球股市之首。其中,2009年一共完成129起IPO,募集2189亿元,2010年完成338起IPO,募集4830亿元,而今年已经完成247起IPO,募集资金达到2335亿元。

据 美 国 专 业IPO统 计 商RenaissanceCapital数据,截至12月8日,今年以来美国市场IPO合计募资32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087亿元,这一数据较去年下降10.8%。除了A股以外的证券市场,只有美国、英国、新加坡和西班牙市场融资金额超过50亿元,而中国香港地区融资额则超过280亿元。不难看出,A股市场今年IPO融资额比这5家证券市场融资总额还多得多。

另外,增发融资也是上市公司补充资金的一大手段,据巨灵数据统计,从2009年1月4日至今,A股通过增发实现融资5642.53亿元,其中,浦发银行和华夏银行增发融资超过200亿元,分别达到392亿元和201亿元。

尚且不说融资后,上市公司合理运用资金实现自我成长来报答股东,单单看每年的分红能力,他们已将股东抛在脑后。数据显示IPO重启后上市的公司,三年累计分红仅为647亿元,分红占融资比利只有7%,完全不顾股东利益。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几年来,A股形成“赶场式”上市,不管缺钱与否,企业都要谋求上市,这样一来,形成两大“顽疾”,一是不缺钱企业上市圈钱,二是缺钱企业上市巨变。

例如奇正藏药,该企业一点不缺钱,主营业务就是现金奶牛,产能足够其未来的市场容量增长,完全可以利用自有资金完成扩张,但还是进行IPO上市。再如刚刚过会的威卡威,公司的负债率低于同行且资金周转率高于同行,同类产品毛利率远远高出同行竞争者,盈利能力极强,现金流充裕,银行融资渠道畅通,连续四年高额分红,可谓是一个十足的 “富人”,他们的上市到底有何意义?或许仅仅是为了财产证券化,使其个人财富增值罢了。

而对于缺钱上市谋求发展的公司,由于超高的募集资金,让其失去持续成长动力,最明显的便是创业板公司。处在创业阶段,正需要钱大力发展的时候,他们却拿钱不干事,竟然出现业绩变脸丑闻。仅今年三季度,便有78只创业板个股净利润同比下滑,其中当升科技、康芝药业净利润同比下降超过80%,令人汗颜!

融资变味 股民“伤不起”

如果融资失去了本身的意义、起不到设想的作用,那么其还有存在的理由吗?他的存在,只会让投资者高呼“伤不起”,因为他们投资的是成长性公司,而并非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腐朽企业!

皮海洲曾经分析评论,股市融资并没有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一些上市公司通常并非是优质资产。最明显的是,最近这一年半以来,中小板、创业板大规模融资,但一些上市公司的质量却缺少保证。像涪陵榨菜、嘉寓股份这种缺少成长性的公司,像宝德股份、南都电源这种业绩变脸公司都混到股市里来了,这是对股市资源的巨大浪费。

同时,大量超募资金的涌现,更是股市资源的最大浪费。很多新股募集资金超过了资金使用计划,如今创业板公司的超募资金甚至是其计划募资的2倍以上。这部分资金大量被闲置,甚至用于买楼买车,这也是对股市资源的最大浪费。

或许正因如此,日前证监会拟推出强制分红制度,比如要求上市公司完善分红政策及其决策机制、将强化对上市公司利润分配决策过程和执行情况的监管等。而要求首发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细化回报规划、分红政策和分红计划,并作为重大事项加以提示,提升分红事项的透明度的举措,则格外受到投资者关注。

不过,北京某券商投行人士表示,分红计划关系到公司的未来资本结构和融资安排,类似于IPO过程中的募投项目的规划,需要进行严格的论证,仓促决定的话,不排除一些公司可能并没有达到其所提的分红计划的实力,但为了成功发行而信口开河,最终难以达成其分红承诺,使得承诺成为一纸空谈。

事实上,不论是企业自我发展,还是推出更完善的分红制度来保障投资者股东利益,最根本还是需要市场健康融资,需要把融资与上市公司的回报结合起来,真正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效果,杜绝超募资金的出现,造成资源浪费,使得融资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不然,这种变了味的融资还将继续“祸害”整个股市,还将继续扮演坑投资者的角色!

“败家子”公司马脚终露 细数变味融资“五宗罪”

钱多的烦恼正在上映中……

IPO还未重启前,或许有不少企业日夜为生计冥思苦想,但是随着IPO重启,融资潮一轮一轮的来袭,诸多企业已经忘了成长烦恼,取而代之的是对如何花钱实在没辙,只有存银行吃利息,拿着投资者的钱存银行令人痛心。

三年的融资潮,鲜有上市公司出现高成长,数百家公司里倒是诞生不少“败家子”。随性花钱、随性工作,甚至成为大股东的“提款机”,种种奇怪的现象在这些刚刚闯荡A股的公司里出现。本周,《每日经济新闻》将细数上市公司融资“五宗罪”,将揭露其败家的马脚。

一宗罪:

不务正业 买理财产品

就如普通市民钱多,偶尔买两张刮刮彩消遣一般,上市公司钱多没处花了,他们也要找消遣花费的项目,投资理财产品就是他们消费的一大去处。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粗略统计,今年已经有超过30家上市公司动用100多亿元用于投资者各种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今年6月22日,兆驰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使用6亿元自有闲置资金购买低风险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预计年化收益率为5.7%,理财期限从7天至一年,由公司根据资金情况选择理财期限。这样,今年以来兆驰股份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已达9.26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2010年6月10日刚刚在中小板上市,IPO共募集资金16.33亿元,拿出募集资金半数投资理财产品,只能说兆驰股份钱太多!

当然,光从投资额度来看,兆驰股份还不算破费,今年5月19日才通过证监会批复公开发行总规模不超过95亿元债券的海螺水泥,6月14日便发布公告将用40亿元购买理财产品,既发债融资又花钱买理财产品,试问,海螺水泥,你到底是缺钱还是不差钱?

更有甚者,偷偷挪用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今年4月19日,圣莱达从募集资金专户划出资金1200万元,于4月22日从募集资金专户划出资金3540万元,累计8次购买银行推出的21天期和7天期理财产品,但未及时履行相关审批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最终遭到深交所处罚。

不少市场人士呼吁,证监会需要加强对募集资金的监督和管理,否则可能会有更多的募集资金变相进入银行理财市场,而不是用于发展主业,谋求长期发展。

二宗罪:

随意更改募投项目

融资时,募集资金项目美妙地勾勒募投项目前景,钱到手后却随意更改募投项目,请问进行融资的上市公司,你们是在画饼充饥?饼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方圆尖扁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今年2011年8月19日才在创业板上市的星星科技,不到两个月时间便将募投项目改变。10月17日,该公司称,公司拟对“高强度超薄手机视窗玻璃防护屏生产线建设项目”的实施方式、实施地点及投资金额等进行变更。其中,实施方式由“新建厂房”改为“租赁厂房”,实施地点由“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黄家壆村黄泥湖地段”改为“东莞市石排镇石排大道大基工业区8号”,投资金额由3.58亿元降为3.48亿元。

投资额仅仅从3.58亿元降至3.48亿元,就差1000万元,便将建设改为租赁,给出理由还是募集资金不够,这种说法难道不可笑?比计划少募集1个亿,既然如此,在这里节约1000万元,能起到何作用?

增发融资也有费解之事发生。2008年8月,上海普天通过增发融资近7亿元,在使用了3.8亿元后,于今年11月8日以一句“竞争加剧,盈利能力下滑”为由终止了原定的募投项目,并将剩余的约3.5亿元改用于增资普天信息。且不说三年时间才花3.8亿元,一个项目三年后才说盈利能力下滑,是否也太后知后觉?三年后终止原项目,也就意味着前期投入打水漂,这让参与增发的投资者情何以堪!

三宗罪:

募投项目“龟速”投资

其实,更改募投项目有时是上市公司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在变更之前,原募投项目要么还未正式投资,要么就是进展缓慢,“龟速”投资。不少投资者质疑,“融资前没有想好项目投资,却要硬规划个项目,这就是赤裸裸为了融资而融资,坑骗投资者的钱!”

2010年5月上市的中海科技,近期将其多个募投项目变更,而在变更前,其募投项目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招股时,中海科技拟向智能配电板项目投入3139万元,但是1年过去了,该项目仅仅投入139.85万元,占计划投资额的4%!

这其实还不算夸张,有的上市公司1年多还可以一分不投入!在今年11月下旬,辉丰股份也拟变更募投项目,而原募投项目农村营销网络建设在1年多时间内,分文没有投入。在其招股说明书里,辉丰股份用了6页篇幅宣讲农药基层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口口声声要通过此项目培育“四位一体”的基层直销零售店20000家,最后,建设ERP信息管理系统。事实上,1年过去了,不说20000家,辉丰股份就连1家都没有开建,因为他们没有投入,招股说明书的募投项目就是一个美妙的故事!

目前,两市仍有超过400家涉及上千个投资项目的资金投入不到位,其中半数公司资金使用率低于50%,像棕榈园林、达华智能等16家公司的资金使用率甚至不足10%。而今年以来完成增发的公司,其资金使用情况也同样不够理想,今年上半年实施增发的268家公司中,目前有54家资金使用率不足10%,其中包括渤海租赁等25家公司的投产项目甚至一分未用。

四宗罪:

超募资金多数躺银行

IPO的三高发行,一夜之间顿时富了上市公司,但是有时幸福也是烦恼的,因为钱多了,该怎么使用?缺乏规划的上市公司最终选择便是还贷以及存银行。

如果说还贷还能理解的话,那么将超募资金拿去存银行就令人想不通。IPO重启以来,超募现象很严重,之前的公司可以想不到如何使用超募资金,但是后面上市的公司,为什么就一点不考虑如何使用超募资金,就简简单单的存银行吃利息?

从今年上市公司超募资金的使用情况来看,有超过700亿元存放在银行里,占超募资金比重的70%以上,若以一年期存款利率3.50%计算,这些新上市的公司凭借超募资金“吃利息”都能获利20亿元以上。而这种存银行的现象,在创业板里更为明显。

根据10月中旬平安证券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创业板上市公司84.66%的超募资金闲置于银行;公布的使用计划也以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为主,这两项的投入比例占整体投入的51.42%。

同样,在去年,超募资金存银行的现象也非常疯狂,去年以148元发行的海普瑞,超募近51亿元,当时公司将48亿元用来存银行,这无疑是对该公司高价发行的巨大讽刺。

也正是有了这样的怪象,使得银行瞄上了上市公司的超募资金。有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中行深圳分行获IPO募集资金存款近5亿元。如果不能解决超募资金的使用,未来融资还会造成大量的资金浪费。

五宗罪:

委托贷款赚外快

除了存银行,玩转富余资金赚钱的还有委托贷款,手中拿着大量超募资金的中小盘新股,不少将超募资金用到了委托贷款上。

2010年4月上市的力生制药,曾将IPO超额募集资金中的4500万元用于解决全资子公司的流动资金短缺的困难。而当年1月上市的得利斯,上市没多久就向控股子公司提供不超过4000万元的委托贷款,期限12个月,利息不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

同样,还有公司计划利用定向增发的资金发放委托贷款。如海马股份2010年5月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决定定向增发,将不超过5亿元的募集资金通过金融机构委托贷款的方式投入到海马郑州,用于新产品研发项目,委托贷款利率为央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下浮10%。

而今年,中南传媒通过民生银行长沙分行向湘电集团发放3亿元委托贷款,年化收益率不低于8%。而香溢融通、闰土股份、时代出版等今年也都通过银行向外委托贷款。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粗略统计,今年以来,除金融类上市公司外,今年以来80余家上市公司发放委托贷款,金额合计超200亿元。

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日前表示,上市公司委托贷款盛行更让人担心中国金融生态恶化,一方面是资金浪费溢出实体经济获取高额利润,另一方面是无数的实体经济坐困信贷紧缩愁城,嗷嗷待哺。资金配置的不公、资金配置的无效人为造就资金实利阶层,使中国的资金恶性套利行为向证券市场延展,毒化证券市场的投资环境。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