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专栏

每经网首页 > 专栏 > 正文

反哺候鸟型企业 文化政策扶持需长期

2011-11-11 01:24:18

Default-thumb_head 每经记者  陈舒扬

文化产业新政

    近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表示,将抓紧研究制定进一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这表明,文化产业有望获得财政税收双重支持。

    此前的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  《决定》),之后,市场的投资人气迅速向文化产业聚集。

    文化产业是否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体制改革如何推进、文化产业如何扶持?《每日经济新闻》就此专访了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向勇。

对话记者

陈舒扬

对话嘉宾

向勇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文化管理体制亟待改革

    NBD:向老师,您好!我们知道您曾参与主持数十项由文化部等部门委托的研究课题、地方文化产业规划项目,这次文化产业新政的出台,在您看来有哪些亮点?

    向勇: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的发展目标,并明确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和具体做法,具有全新的时代意义。通过中央全会决定的最高形式,把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一个全局性、整体性的战略指导,把以前只限定在文化主管部门的文化建设与发展,扩展到了政府的各个部门、各级政府。随着学习六中全会精神活动的深入开展,各个部门和各级政府的主要领导将会在观念上,重新思考我国的文化发展问题和本部门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深度对接。因此,从全局来看,它的标志意义、历史价值、对政府决策者的思路和观念的巨大影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挥持续性、深远性和实质性的作用。

    NBD:有哪些具体工作要做?

    向勇:这次进一步明确提出,把文化产业推动建设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但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需要文化产业在现有基础上倍增发展、快速跃进,而且文化产业本身也要转变发展方式,依靠内容创意、版权扩张和跨业融合,抓住文化产业的新兴业态,鼓励文化消费,这些都还有很多基础性的工作要做。

    我们现在对文化产业的表述,从中央到地方是有区别的,一些地方想方设法把跟文化产业有点关系的周边产品都拉进来,文化产业的核心层都一样,但周边层每个地方都五花八门,比如说湖南把烟花爆竹也算作文化产业。因此,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建立一个强制执行、全国统一标准的国家文化产业指标统计体系,规范指导各地文化产业发展,不能跟文化产业的外延无限扩展拉大。

    第二,加强政府规范管理,切实推进文化大部制的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第三,由全国人大颁布一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法”,来指导不同部门的文化管理。

    第四,要调整政府的干部绩效评估的考核指标。当前我们在经济发展领域淡化GDP,放慢经济发展的速度,可是反而在文化建设领域强调GDP。文化具有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要把文化发展的责任分解成可操作的绩效指标,落实到干部选拔、任用的绩效考核中去。

政策扶持需有长期心态

    NBD:对于将文化产业发展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目标,哪些文化项目可有所作为?该如何扶持?

    向勇:今后,那些跟新兴技术相关的文化产业新型业态将会得到飞速发展,比如数字内容产业、网络文化产业,还有文化产业通过创意设计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提升传统产业的文化附加值,带来文化产业与产业文化的联动效应推动。《决定》专门强调  “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相关产业文化含量,延伸文化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这是值得关注的。

    NBD:如何让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能落到实处、并发挥作用?

    向勇:目前,我国政府推动文化产业的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财政支持,一种是政策扶持。我国各地的文化产业扶持政策越来越同质化,大多参照之前建设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的优惠政策制定,比如税收减免、单款贴息、奖励补助、房租减免等,导致一批候鸟型企业在优惠政策享用完后,就转到别的地区注册企业。文化产业除了融资、技术、交易等公共服务平台的扶持外,还更应在创意引导、氛围培育、产权开发、文化积淀、人才培训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要有长期的扶持心态。

    NBD:如何从金融方面支持文化产业?

    向勇:我们在运用金融创新的手段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全世界范围来看都是比较领先和大胆的。2010年九部委联合出台了  《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已经从金融支持的角度扶持文化产业的各种可能模式和产品形态都描述得很清楚了,关键是具体落实的问题。

    现在除了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大城市外,全国其他地区对这些金融手段还抱有相当大的犹豫态度。毕竟大部分文化企业资产都很小,只有无法量化评估的版权,如何建立一个金融风险分担机制的文化金融环境,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在实践中推进。

    最近两年,各地文化产权交易所发展比较迅速,从总体上来说推动了文化产品的融资步伐。但有些创新模式,比如艺术品证券化交易模式,我们应该谨慎研究,谨慎推进。总之,文化产业的发展本质上还是靠内容创新,不能一味靠金融手段放大文化产业的商业价值,而忽略了文化产品的文化价值。

    NBD:如何避免各地文化产业的冲动,避免文化产业泡沫?

    向勇:传统产业只关注区域市场,所以各地通过激烈的招商引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大。文化产业的消费市场是全国市场和国际市场,需要形成竞争优势,而非发展比较优势。因此,文化产业的特色发展非常重要,不能盲目依赖园区的物理空间、技术的新兴载体和金融的杠杆平台推动文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虽然这些手段也非常重要。要靠领军人才、创意团队,要真正靠传播国内外的产品说话。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的发展方式,偏重以物质生产的方式推动文化生产,文化发展的观念还需要进一步转变、突破。

民企如何参与文化改制

    NBD:文化体制如何进行改革?

    向勇:全行业的体制改革要推向更加深远。目前,广电领域的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演艺产业也基本完全改革。但还有一些领域,比如传媒领域改得还不是很彻底,只是通过制播分离进行了机制创新,但电视台、广播台这些播出平台如何改制,公共电视台和商业电视台今后如何分类管理,这些问题还没有涉及;在出版领域,对民营书商作为新兴出版力量开始关注,还是没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还没有获得书号权。电影产业的改制比较彻底,但在内容审查和管理方面还应进一步突破。《决定》提出了“完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就是要推出既符合主流价值观和国家文化安全的需要,又考虑市场和消费的需要,能够创立一种新的、既不同于西方内容分级制,也不是传统的静态审查制的内容评价和管理方式。

    NBD:民营企业如何参与文化体制改革?

    向勇: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就是依靠市场机制配置文化资源,就是要打破我国长期依靠国有文化企业和文化事业单位进行文化产品的供给模式,通过政策调整和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和计划,其本身就是给民营企业以巨大的发展机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追求国家利益至上的公平与效率,把文化事业单位和国有文化企业推向市场,与民营企业同台竞争,从这个角度来讲,进一步增加了民营企业进入的机会。今后,通过营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民营企业将在“投资核准、信用贷款、土地使用、税收优惠、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对外贸易和申请专项资金”等方面获得很大的发展空间。

    当然,政府的公共文化资源要进一步通过市场机制、竞争法则进行公平公正地配置,通过政府采购、项目招标等方式形成国企和民企的竞争状态,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活力。应该鼓励有多元的创意氛围和营造公平的创业环境。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