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在路上

每经网首页 > 记者在路上 > 正文

温州不良贷款率为什么这么低?

每经网 2011-10-14 16:17:03

Default-thumb_head

  徐杰/文

  目前由温州引发的各种舆论似乎都陷入一种漫无的胶着与冲突。

  温州城外,不少经济界学者及草根网友针对应不应救温州的论战此起彼伏,而在温州城内,应不应救信泰集团“胡福林”口水战亦不绝于耳。

  这种胶着与冲突也蔓延至各种新闻报道。

  新浪财经徐安安新浪微博昨日13日凌晨跳出一组字语:1、现在到处都是自相矛盾的消息--某财经记者刚刚说。2、自相矛盾在温州高利贷危机报道中表现的特别突出。3、新闻背后往往有新闻,有的记者看到了第一个层次匆匆写稿,有的记者执著到了第二层。4、第一层面甚至会发生人为操纵新闻的情况,记者有时会被利用。5、走到第二重的记者往往增加了质疑两字。

  继温州7·23动车追尾事故后,国内外众多媒体又纷纷进驻温州追逐报道此次借贷危机。

  在各种新闻报道中,当地媒体在自己的平台上直指“外地媒体”,对媒体加以区别,予以回应,并且个别媒体人微博上出现“胡扯”,“夸大”字眼;而所谓的“外地媒体”或揭幕事实,或对本土不适产生了有待考验的消息,新闻报道在冲突,不管媒体怎么胶着,但温州始终在舆论的制高点,对内,当地媒体赢得了人心,在外,“外地媒体”凭借各自的影响力为温州赢得了同情,赢得了全国关注,赢得了国内外精英层的智力倾入,也因此,胡福林成为了标志,温州也成了标志,救不救已经延伸至宏观层面。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此前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认为,温州的问题是区域性,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1~8月份,私营企业实现利润8871亿元,同比增长45.6%,银根紧缩,其他地方也存在类似情况,温州投机气氛较浓厚,目前市场波动比较大,呈现出现危机较为严重。

  笔者觉得,温州这次危机实质是民间放贷引发的危机,区域性高于普遍性。但温州这次也巧妙地利用了这种广泛的媒体关注,突出宏观层面的中小以及微小企业的问题,相反,这种问题转移为其赢得救助企业的掌声。

  这两天,有关银行借贷的危机舆论又冲突了。

  里昂证券此前一份民间借贷调研报告显示,温州民间未偿贷款总量可能高达8000亿元到10000亿元,由于一些本地企业开始破产,估计今年有10%-15%的未偿贷款将会变成坏账。有担忧亦称,温州民间危机或引发波及银行危机。温州市银监局勇敢站出来反驳指这份报告荒唐。

  上述负责人自信称,温州银行业目前的不良贷款率为0.37%,与年初相比下降了0.07%,不可能出现明显上升的趋势,更不可能突破0.5%。初步统计,温州有21家银行15.86亿元受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牵连,即使全部变成不良贷款,总牵涉资金只有38.58亿元,约占温州贷款总额的0.62%。

  而浙江银局更是自豪称,温州所辖银行业的资产质量,在浙江省是数一数二的。不仅在浙江省,在全国都是排在前列,因此金融环境是好的。

  为什么温州的不良贷款率这么低?或许这是大实话,令其自信自豪之余或应有更深层次原因,这过程中,这组数据又出现在一些媒体上来“打破谎言”。

  银行凭借什么来保证这么低的不良贷款率?在这次温州借贷危机来临前,银行就已经开始不断抽回自身贷款,这种抽离导致温州民间借贷更为疯狂,利率高企。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这种抽离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了,该会一数据显示,今年1-3月份,温州市新增贷款投放仅相当于去年同期的66.5%,42.9%的企业资金吃紧。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叶航教授此前向笔者表示,这种银根紧缩为目前的温州借贷危机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基础。温州企业界也有观点认为,导致温州一些企业资金链断裂,引发债务危机的原因之一是企业通往银行的“资金池”枯竭。

  银行抽贷了,压贷了,延贷了,甚至停贷了,当然不良贷款率相比就低了。温州一行业协会会长,曾获央视经济年度人物知名企业家直言,银行的抽贷了,压贷了,延贷了,甚至停贷,企业不得不伸手民间借贷,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低了,但风险都转嫁到了企业,转嫁到了民间。

  一方面,温州中小以及微小民营企业众多,资金需求旺盛;一方面,当地银监系统自豪银行资产质量毋庸担忧,其质量立于全国前列,对比之间,终于明白此次温州民间借贷危机以及温州庞大的民间借贷规模。
 

责编 刘小英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