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专栏

每经网首页 > 专栏 > 正文

盛翔:不必纠结于“扎堆倒闭”的字面意义

2011-07-22 01:47:05

盛翔

    在上游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攀升,用工、融资等成本不断增加,生产订单减少,人民币升值等多重压力之下,中小企业特别是外向型的中小企业日子非常难过,这是有目共睹的。

    在浙江义乌等地据说民间借贷月息已经高达15%,而在东莞,素艺玩具厂和定佳纺织厂的突然倒闭,更是引发了“第二次企业倒闭潮”的担忧。无论所谓倒闭潮是否已经到来,但是这样的担忧显然不是毫无道理,舆论的思维逻辑更是再为正常不过。事实上,即使中小企业并未扎堆倒闭,但是半死不活的绝对不少,其中很多都处在停工、半停工的状态。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觉得将争论仅仅停留在“企业扎堆倒闭”的字面意义,对此进行看似权威的澄清,其必要性和意义性是很值得怀疑的。事实上,新闻媒体诸如“企业扎堆倒闭”之类的报道,更多也是一种警惕性的预警分析,而不是针对现状的同比例素描,这一点政府部门应该能够理解。

    最近,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各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2%,快于各项贷款增长1.3个百分点。数字似乎很喜人,可事实上呢?中小企业融资难从来并且始终都是一个绝对的难题。同样的道理,媒体站在个案微观视角讲扎堆倒闭,与政府部门站在全局宏观讲扎堆倒闭,两个概念本身就不完全是一回事。

    最重要的是,企业扎堆倒闭真正需要表达的,其实是中小企业经营者们的权利诉求。他们不仅需要获得相关发展政策上的应有照顾,更希望在融资等方面获得同大企业特别是国有垄断大企业稍许平等些的公平待遇。当国企有困难的时候,政府的手总能及时伸到;为什么中小企业大面积有困难,连  “扎堆倒闭”都成了禁忌词汇?

    纠结于企业扎堆倒闭的字面意义,真的没有必要。需要正视的是,在货币紧缩政策影响下,国际经济不景气,国内消费又迟迟不能真正启动,中小企业经营的确非常困难,而且其困难程度明显高于常态,用东莞副市长的话说,“当前东莞企业遇到的困难不亚于金融危机!”试想一下,倘若政府部门连“扎堆倒闭”的担忧式表述都不能容忍,又怎么可能为中小企业发展脱困提供他们所真正需要的帮助?

    总之,“中小企业扎堆倒闭”不应该成为禁忌的敏感词汇,将困难想象得更为严重一些并不是一件坏事。在监管部门看上去只是中小企业很平常的生生死死,可能死的还没有生的多,但是对每一个具体的中小企业主而言,这却是他们创富经历中的一次重大失败,很多人甚至从此再也无法东山再起。因此,中小企业的经营困难是不能无视的,尤其是在很多时候他们的经营困难与政策的不公平、不规范息息相关。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