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在路上

每经网首页 > 记者在路上 > 正文

关于调查报道的一些经验

每日经济新闻 2011-02-17 15:52:53

作为记者,得兀自明白报道的边界在何处,在舆论环境越发逼仄的当下,一如既往地坚持新闻本身,坚持报道的“安全性”,抑或保持“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的气节恕难珍贵。

  2011年开始不久,我主要做了两个调查,一是针对那达慕会场倒塌事故,在鄂尔多斯调查了数天,另外在华北特旱区域,对于200年未遇的旱灾给予了力所能及的记录。

  其实类似的这些选题,自己只是“不带好恶、不知畏惧”地去做,在此谈论一些调查经验,委实有点诚惶诚恐,可能更多的时候因人而异、因题而异。

  在冗繁的、如潮的信息中,如何选择的难度远远大于获取信息的难度,受制于媒体的属性或者价值观的迥异,受众在新闻纸上消费的产品,很多都是过滤过的。

  那么选择一个具有普适性的、可以在制度的某些方面有所建构的题,最好不过,但并不易。我以为,能够推动公共利益、能够揭示时代本质、能够引发足够读者共鸣的题,可做。

  当然作为记者,得兀自明白报道的边界在何处,在舆论环境越发逼仄的当下,一如既往地坚持新闻本身,坚持报道的“安全性”,抑或保持“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的气节恕难珍贵。

  某一事件发生之后,在极短的时间内检索资料,成为调查的首道工序,这样为实地调查提供许多的可能和角度,同时可以防止与采访对象当面“过招”时遗漏某些关键点。

  另外与当地媒体同行及时取得联系,了解动向,可以在事发县市的贴吧内,关注网友发布的及时信息,或者发帖询问等等,一些吉光片羽的信息,能为报道方向把脉。

  作为日报,很难在数个小时内作出“深度”,那么可采取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关于新闻报道的三个层次,首先做出事实性报道,其后进一步挖掘表象背后实质的调查性报道,最后解释性和分析性结合逼近真相。

  囿于出版日期的特殊性,于是很多事件只能先做直击,其后寻找制度落点。那么具体到实地,与同行的配合和交流非常关键,一方面可以相互合作突破现场封锁,一方面能够弥合双方获得信息的不足(当然自己得有所保留)。

  接下来,尽可能地去寻找某一事件当中利益的受损方,先从此着手,会扯出一串先前没曾预设到的线索,这比接触利益“眷顾”方,好处在于受损方更愿意以积极的姿态提供信息。

  此次在鄂尔多斯采访,那天夜色早已包裹了整个草原,在事故大门口一盏亮着灯的屋子,我和《财经》的记者抹黑进入,恰好遇到了刚从监狱里面放出来的监管方负责人,他看见我们,第一句话是,“我有苦衷”,其后他的讲述,给报道带来了重大转机。

  当然其后对于单方信源的佐证至关重要,为了报道的平衡性,需要去找与之有关的各个主体。与我而言,这点颇耗心力,没有记者证、没有介绍信,采访官员,需要花很长时间跟他们建立信任感和接纳感。

  一直觉得,记者该需有个像素还可以的手机,进入某些官员办公室,拍下压在玻璃板下或者贴在墙上的联系方式,对采访非常受用,另外直接找到具体的职能部门,而非宣传部门,职能部门中先找一把手等等。

  这些都是纯粹个人的细碎体悟罢了,每个人都有自己获取信息的方式,做调查的确是个斗智斗勇的过程,对于我这个有些慢热型的人来说,每次调查的突破都能让我亢奋许久。

  但我承认,每次出去所做的稿子总有遗憾,尽管尽力去做了,有些稿子在自己看来还是不忍卒读,惴惴不安,于是内心还是给自己给着足够的压力,让新闻的遗憾渐渐消弭,告别作品的青涩。

责编 杨军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