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在路上

每经网首页 > 记者在路上 > 正文

海水与螃蟹的故事

每日经济新闻 2010-11-12 19:14:14

  我的老家是青岛,我住的村庄叫潮海村。村子地势是南低北高。南面与大海接壤,北面就是半坡形态的丘陵庄稼地了。夏天,蓝色的海面与丘陵上的麦浪连成一体,波涛起伏,海风送爽;冬季,地里的雪与浪花相互照应,构成白色的世界,苍茫无限。这个时候,我的村庄就像蓝天里的一块浮云,又像大海里的一叶轻舟,悠然荡漾着。
  
     由于地理优势,小时候,每天看见的就是朝夕潮落,海鸥飞雪,激流拍岸。兴趣上来,伙伴们就下海摸光鱼、挖嘎啦、捉螃蟹和放风筝。最有乐趣的是放风筝,与海鸥比赛,看谁的抗风能力强、谁飞的更高。最惧怕的是被螃蟹夹住,会痛的死去活来。
  
  自此以后,每每看见螃蟹、说到螃蟹、吃起螃蟹,悠然生起一种警觉。最有感触的,是发生在村子里的一段海水与螃蟹的故事。
  
     1983年,农村土地改革在青岛市的郊区农村才算真正开始。我的村子的优势与山东内陆地区不同,除了每人能够分到半亩土地耕种,还可以圈海养殖。圈海是比较自由的,但仅限于那些有钱的人家,98%的人没钱圈海。
  
     于是,有大户人家圈海先养虾,每年净收10万-15万。一年下来,早发了。看见发了大财,很多人眼红了,开始给村书记和主任送礼、送钱,把海坝北侧附近的非耕种沼泽地,圈成池子,占完占尽,开始养螃蟹。
  
  靠海生存了600年的我们(家谱记载,我的祖先是在永乐2年,由云南迁往青岛),祖祖辈辈吃鱼为生。对螃蟹的特性、十趾构成、大壳里面藏有几根肋骨都相当熟悉。但把螃蟹请到沼泽池子里圈养,却是大眼瞪小眼,都没了主意。
  
     这个时候,站出来两个主要人物:一个是村主任,一个是老渔民徐大爷。两个人为如何养螃蟹拍桌子瞪眼珠,互不相让。
   
     村主任的办法是,放海水养螃蟹。理由是:螃蟹是海水物种,海水既然能养虾,就能养螃蟹;徐大爷的办法是,湿地加适量海水可能更好。理由是,螃蟹具有陆海两栖生存能力,离开海洋搬到沼泽池子圈养,半水半地养殖最合适。
  
     激烈辩论之下,村民们认为,村主任是八十年代的工农大学生,有理论。圈海养虾,又有经验,可信;而徐大爷仅有几十年的渔民经验,办法不可取。于是,在村主任的一声号令下,8户人家投资、圈地、放水开始养起螃蟹来,只有一户人家按照徐大爷的办法养螃蟹,是他儿子。
  
     每年的10月中旬,天高、云彩,气候也慢慢转凉,正是收获螃蟹的季节。结果八户人家养的螃蟹,个头又小又瘦,卖不了几个钱,收不回成本,自然是亏了;而徐大爷的儿子养的螃蟹又肥又大,卖了个高价格,净利润是投资成本的7倍,赚了。
  
     8户人家一怒之下,来到徐大爷家求经。徐大爷说,关键是死水养殖与活水养殖的区别。海洋里的水是活水,流动的;沼泽池子里的水是死水,不流动,靠放水换新。螃蟹离开流动水域要想张大个,就要靠沼泽池子里的渍泥、饲料和晒太阳了。
   
  长大后,就时常想起这个海水与螃蟹的故事。也从中悟出一些道理,比喻说,流动的水与死水的不一样,不具备活水生存的情况下,如何谋求出路等等问题。
 
  由此,我也想到了当前世界经济处于一片激烈的博弈的过程,尤其是美国经济与中国经济的不一样。如果把海水比如成货币,把海洋与沼泽池子比如成两个不同经济形态的话,就能很轻松、很容易看明白一个道理:货币对美国与中国的不同作用,中国不能与美国拼货币,一旦拼货币,就等于中国在救美国,而自己掉进货币陷阱。 
                                                        

责编 杨军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