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李荣融:组建新公司运营国有资产

2009-06-30 02:42:31

对于今明两年央企的重组,李荣融说,将欢迎其他所有制企业来参与央企重组,未来国资委也将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的比例,提高现金分红的比例。

每经记者  喻春来  实习记者  张蕊  实习生  阳洁  发自北京

李荣融讲话要点

·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

·着手组建新的资产公司

·公司治理将成最大难点

·欢迎民企参与重组央企

·鼓励央企上市公司分红

·多数企业不适合走出去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加大构架调整力度,未来将逐步建立三层构架,“监督管理”的职能将更多地向监督倾斜。6月29日,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对媒体作出上述表示。

        李荣融称,未来国有资产运营会逐步委托企业作为经营实体经营国有资产,国资委正加紧研究组建一个新资产公司管理一些小央企。

        对于今明两年央企的重组,李荣融说,将欢迎其他所有制企业来参与央企重组,未来国资委也将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的比例,提高现金分红的比例。

        另外,目前央企海外并购一浪高过一浪,李荣融再次提醒央企,“千万别干那些自己能力做不到的事。”

NextPage

未来只当“裁判员”

        “我们都要分开,不仅是一个教练,还要有优秀的裁判员来跟我讲裁判。”李荣融在谈到未来国资委的定位时打了这样一个比喻。

        他表示,不久的将来,国资委自身更多的职能就是放在监督上,国有资产的运营会逐步委托企业作为经营实体经营国有资产,并逐步建立三层构架。

        所谓的三层架构是指,中央或地方各级政府的国资委,充当赛场上的“裁判员”;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充当赛场上的“教练员”,由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公司担任;国有实体企业,充当赛场上的“运动员”。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国有资产研究中心主任高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委托企业,其实不是成立一个管理公司这么简单,最主要的是加强行业管理和资本运营的结合。另外,如果放任不管,任由各公司各自为政,势必造成很大的战略损失,所以加强协调作战和纪律约束也是很重要的。

  李荣融称,三层构架只是一个方向,目前央企中有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和诚通公司两家企业在做资产运营,同时也对三层构架在进行尝试。“现在他们运作两三年了,发展得都还不错。所以我们认为条件具备,要建立这样一个资产经营公司。”李荣融指出,央企的资产要进行清产核资,一定要把产权的属性都搞得清清楚楚。

欢迎民企重组国企

        关于民企重组国企的问题,李荣融说,国资委很欢迎其他所有制企业来参加重组,不管是民营企业还是地方企业,只要能把企业搞好,把企业的效率提得更高,那就让他们去做。

        李荣融说,只在国资委的内部企业之间进行资产重组,并不是最好的配置资源的办法。国企的资产重组视野应该放宽一些,要多渠道地进行,甚至可以在全社会乃至全球来推动这种资源配置的方法。如果有条件,可以把这些企业全部变成上市公司。

NextPage

        根据国资委的规划,到2010年中央企业将减少到80~100家,到现在为止,中央企业户数为138家。

        对此,高梁认为,民企重组国企在不同行业会有不同情况,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诸如电力、供水等特殊行业,不但本来就有自身行业的特点,而且出于垄断的需要,肯定都会实行国家控股,这时候民营企业就只能起到辅助管理的作用。

国有资本收益比例将提高

        李荣融在谈话中还透露,未来会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的比例。鼓励央企的上市公司多进行现金分红,提高现金分红的比例。“国有资本收益比例肯定要高,现在这个比例是起步比例,逐步会加高。”他说道,“但也要留给企业发展的资金,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

        就此,高梁分析指出,提高国有资本收益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过程,“从起步时的相对较低,到现在的逐步提高,这十分有利于集中使用国家资源,进行各种大型项目的研发工作等”。但是,资本收益金的提高也会对基层企业的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许多企业不具海外并购条件

        目前央企海外并购一浪高过一浪,李荣融昨日再次提醒央企,“许多企业还不具备并购国外企业的条件,千万别干那些自己能力做不到的事。”

        金融危机对央企海外并购是一个机遇,但李荣融认为,要把机遇变成现实要根据自己的能力,能力不够也许变成包袱。

        世界经济研究院院长陈瑜认为,国资委在有实力的前提下,应该将重点转向国内市场。“外国企业纷至沓来,紧盯中国市场,而我们却放着大好的中国市场不顾,拼命往外走,这是不正确的。”他认为,国资委目前的工作重点应是把握好国内市场,待条件成熟后再开拓国外市场,“毕竟根在中国。”



媒体转载、摘编本报所刊作品时,请注明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及作者姓名。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